相伴成长:来自海淀的教学与科研三十年实践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以及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做到主题教育“全面学习、精准掌握、联系实际、创新形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北师大出版集团拟组织编写“四有好老师”系列丛书
走在行知教育实验的路上
本书为中国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传记。通过丰富坚实的史料爬梳,本书以客观、凝练的笔调地勾勒出一个鲜活的颜真卿,一个书法家之外的颜真卿。出生名门,家学深厚,颜真卿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深受节义传统的影响,少年及第。这本传记以时间为线,梳理了颜真卿刚毅果敢,凛然面对不义不正的一生,并穿插介绍了他的书法作品的背景由来。通过本
元祐元年(1086),苏轼与黄庭坚在汴京首次会面,虽然此前却早已书信往来多年。二人与随后来到京师的秦观、陈师道、晁补之、张耒、李廌交游酬唱、谈诗论文,形成元祐文坛蔚为繁盛的局面。作为这一集团的领袖,苏轼虽然早在熙宁年间已经开始陆续与晁、张等人相识相交,但元丰二年(1079)的贬谪黄州,不仅对于苏轼个人来说是人生的巨大转
本书以文化学的宏观视野对苏轼与友人交游做个案研究,由小细节透视大结构。对象以苏轼前辈、同辈友人为主,可以看到前辈对苏轼思想、政治、文学、学术诸方面的深刻影响,同辈友人与其彼此因为政治立场、人生操守、文学情趣等方面因素的积极作用,交往关系日益密切。北宋时期的一些重大政治与文化事件,如濮议之争、熙宁变法、元祐党争、西园雅集
狄仁杰是唐代卓越的政治家,从政期间他始终体恤百姓疾苦,严于执法,恪尽职守。狄仁杰的一生政绩颇丰,尽管曾几次被贬,但他极具政治智慧,不仅能够在政治变革中保全自身,还为武周的内政建设和边疆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北斗以南,一人而已之誉。 本书用狄仁杰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事件串联起他的一生,为读者展现这位政治家的风骨、品格与智慧。
本书为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之一种。巴人,即王任叔(1901-1972年),笔名巴人等,字任叔,后以字行,浙江奉化人。我国著名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北伐战军总司令部秘书处机要科工作,后任代科长。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发起组织中国文艺家协会,同时撰写大量杂文。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