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以“阳明学发展的困境及出路”为问题意识,主要关注阳明后学的四大门派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境中出路的探寻、阳明学核心精神的传承。书稿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以邹元标、方以智为点,以传心堂法脉中王阳明、欧阳德、邹守益、罗洪先、聂豹、胡直、王时槐、邹元标、方以智为线,进而展现阳明学发展至再传弟子后的整体状况。阳明后学的分化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先选读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心即理: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王阳明的言论。
王阳明年谱长编(全四册)
吕柟(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薛敬之弟子,为河东薛瑄之学在明代关中地区*重要的传人,也是继北宋张载之后关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在思想方面,其以“尚行”为主,恪守程朱主敬穷理、知先行后之传,主张回归孔孟,“以仁为学”,并继承和发扬了关学读经重礼、躬行实践的学风。而他在山西、南京等地的讲学,对于推动当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心学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全书共分上、中、下三部分:上卷是王阳明教学问答语录;中卷共书信八篇,出自王阳明亲笔;下卷则为王阳明晚年思想的论述,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入门读物。本书是国内较早一批译注《传习录》的经典作品,2018年全新修订。由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特邀研
《青年王阳明》研究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阳明龙场大悟后形成知行合一观的时期。这是一个认真探寻和痛苦经验的时期,包涵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作者以人物思想传记的方式,从考察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明朝的历史与社会出发,探究早期王阳明各个时期思想轨迹的外在影响和内在心理动因,也就是其经历与学说
岭南思想与明清学术(岭南思想家研究丛书)
北方王门集(全二册)(阳明后学文献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