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一套面向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专著型教材。本书为该系列本,共九章,从理论探索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问题,如教学本位观问题、教师知识结构问题、教材建设问题、教学知识体系问题、教学资源问题、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问题,等等。其中既有语言观、本位观等二语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有语言教师的论感、语
华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华语成为国际语言时,使用者和学习者会不断改变华语的面貌,使华语出现各种变异。这是华语成为国际语言的关键。华语必须保有共同的核心,也需要接受不同的变体差异。本书比较普通话和华语的语法差异,并讨论怎样对待这种差异以及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提供系统的华语教学语法知识,重点分析教学中可能遇见的语
2019年10月26至2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9语言学)暨第十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语法化问题青年论坛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三峡大学联合主办、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话及大陆的8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第2版)是在商务印馆200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的基础上修订的版本。本书收录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词语56790个。收录词语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本书对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把传统训诂学的成果和现代语义学的理论结合起来,对汉语历史词汇做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是研究古汉语词汇的重要著作。曾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本书分为先秦诗文、汉魏诗文、唐五代诗歌、唐宋散文、宋元词曲、明清诗文、明清小说、现当代诗歌、现当代散文、现当代小说、外国诗歌、外国散文、外国小说等13个单元,以历史发展为线,以体裁类型为点进行编排,体现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文学发展观。本书每一单元分为总论和具体作品两大块,具体作品部分又分为作者简介、作品原文、注释、短评
本教材基于能力本位、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理念,确立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案例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教学模式,课程与教材所有教学内容的安排均源于秘书及现代文职工作实际。具有明显的岗位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同门类的应用文,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相对独立的特殊性。本教材分为如下几大模块:一、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二、党政
基础语文习题集(下)(第2版)
《基础语文(下)(第2版)》是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各专业学习需要编写而成的。本书编者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模块教学(阅读与鉴赏、应用文写作、语言表达与运用三大模块)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力求突出职业学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育特色。 为方便教学,本教材配有习题集(ISBN978-7-5
长城汉语系列教材分为生存交际拓展交际和自由交际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6册学生用书和6册练习册,对应6个级别。长城汉语学生用书以创业传奇当代故事为线索,话题涉及经济、文化、体育、伦理等领域,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长城汉语生存交际4学生用书:第2版》是长城汉语系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现在开始上课你在大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