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记录和总结曹顺庆教授四十年的本科教学改革、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以及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实践经验。曹教授从1982年给本科生授课,1984年开始讲授比较诗学课,今年是他执教的第40个年头;从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今年是第28个年头,至今已经培养了二百余位博士研究生。在四十年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曹教授注重将学校
本书分别介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思维与创新源泉、创新的方法、技术创新与创业、产品设计与创新、创业素质认知、创业项目与资源分析、创业团队的组建、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融资、新创企业管理、创业计划与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十二个章节的内容。
本书共设十五个项目,内容包括:关注就业市场、激发就业意识、培养就业素质、熟悉就业流程、做好角色转换、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大学生创业准备、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大学生创业的营销思路等。
本书是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术著作。本书以考察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性为目标,在系统梳理相关创业教育和创业学相关文献基础上,采用规范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主流质性分析软件,以“2015年创业英雄100强”为样本,通过追踪这一大学生创业群体所创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大学生创业英雄”在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创业领导力水平,发现了大学
本书是为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通识公共必修课编写的教材,全书分二个模块:1、创新思维训练;2、创新创业通识。每个模块之间都呈递进式推进,创新思维训练模块内各课程呈互补式,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内各课程呈递进式。本书共配有12张彩色翻转课堂图和24张与翻转课堂图配套的任务,既有生动形象的场景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内容,前半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主要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后半部分就业创业指导主要从大学生就业环境及
本书共分7章,分别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问题概述、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准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方法与安全常识、高校实践教学与工作等。
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本书选编了13个教学案例并进行分析。每个案例包括案例文本、参考文献或资料来源、案例使用说明、思考讨论题等部分构成。所选案例力求重点突出、可读性强,资料丰富、有典型意义。本书所选教学案例大部分在教学中使用过,效果良好。
本书分析云南省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以及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搜集学生工作案例,把案例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个方面进行分类,并把每个案例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借鉴在昆高校
“课程育人”是课程领域对新时代“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诠释,课程的育人实践,是面向意义建构,融合方法创新,加强课程协同,注重课程融合,拓展课程生长点,实现课程的思维突破。本书收录教学案例54篇,均来自云南大学50多位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和反思感悟,涵盖了学校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从文集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