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智著的《与老子有约/与圣贤有约丛书》包含30篇小文章,以不同的主题,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老子的人生智慧,并与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充分结合,语言平和浅易,或阐释人生哲理,或讲述富有哲理的小故事,适合当代年轻人闲暇时阅读。每篇小文章之后,附有“阅读省思”,围绕该篇主题,提出两个与人的道德修养有关的小问题供读者思考
说到《论语》你想起来的是什么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还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论语》到底是怎样一本书, 才能传承两千年而经久不衰? 《论语》当中追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 孔子一生的思想,一以贯之就是“忠恕”二字。因此我们要真正了解孔子所说的“忠恕”到
蔡志忠说,整套中国思想系列漫画,《庄子说》是他喜欢的作品之一,因为他认同庄子的思想观念。 庄子到底是谁?《庄子》中的寓言在讲什么?至今无人能参透《庄子》的义理吗? 本书中,蔡志忠通过深入解读《庄子》,告诉读者人生在世,要自在逍遥于天地间并不难,人生其实很简单。 书中作者用文图结合的方式,加上一些漫画故
《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被后世称为“孔门心法”,在儒家道统与法统的传承中,有着其它典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要旨在于,如何时时回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心性本然状态,去开启人人本具的内在光明德性,从而在内修与外用上,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圣人境界。 本书根据史幼波老师所开讲的《中庸》系列录音整理而成,语言
论语
全面反映和及时沟通世界各国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本进展、成果和动向,收集、整理、发布世界各国与儒学有关的信息,对世界各国主要儒学研究机构、研究者的活动进行系统介绍,发布国际儒联重要通知、报告,介绍各国儒联分支机构成员及其活动等,从而更好地为儒学的研究、传播、普及和应用提供服务,为儒联会员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九辑,陈鼓应主编,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和(青松观)香港道教学院合办,繁体版。本辑36万字。因本人在编及待编稿子较多,而本辑需在年内出版,经与《道家文化研究》主编陈鼓应先生沟通后,请北大哲学系在读博士生白洪辉做本书责任编辑,本人仅对白同学的编辑稿做了些规范性处理。
《少年丛书》*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其首任编辑和作者是林万里,第二任编辑是编辑大家孙毓修,也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后期加盟写作的骨干还有国学大家钱智修。这套书成为民国年间非常畅销的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人物传记丛书。几十年间几乎年年加印数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
本书收录孔门众弟子集历代儒学代表人物的画像,绘图精美生动,同时每一幅人物画像均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人物的生平、思想、地位,包含了古籍中的相关记载、现代汉语介绍及对应的英文翻译,方便读者阅读。本书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翻译成英文,语言优美,体例统一,内容完整,符合“信、达、雅”的原则。译文语言平实流畅,忠实于原文,
本书所研究的当代东方儒学,主要指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儒学;新加坡等以华裔为主要构成民族国家的儒学;以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阿拉伯地区等其他东方国家所受儒学的传播和影响。历史上,东亚等国家曾受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儒家文化圈国家共同的文化意识;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民主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