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的近代历史文化,繁盛而多元,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文物收藏乃蔚为著者。当时的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中心,因近临北京,有外国租界的庇护,吸引了大批皇室贵胄、下野军阀政要、富商巨贾与文人雅士寓居于此。学识、金钱和闲暇,促使他们不断搜求古物文玩。20世纪初叶,近代考古学兴起,各地不断有大宗文物出土,天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陆良县文物管理所编*的《陆良薛官堡墓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云南省陆良县薛官堡墓地2012~2013年的发掘资料,清理的墓葬大部分都为战国秦汉时期与西南夷有关的地方土*文化墓葬。墓葬年代主要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薛官堡墓地的发掘填补了西南夷考古的一个地域空
浙江慈溪上林湖为越窑的中心产区,其中后司岙窑址是烧造秘色瓷的*主要窑场。2015-201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晚唐五代时期的堆积,出土了大量的秘色瓷器,产品种类丰富,不仅为法门寺地宫和临安钱氏家族墓地出土秘色瓷找到了产地,许多器物为首次面世。沈岳明、郑建明主编的《秘色越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唐五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编*的《广西合浦文昌塔汉墓(精)》为合浦文昌塔170多座汉墓的考古发掘报告。墓葬形制可分为土坑墓、砖木合构墓、砖室墓三种。墓室平面结构多为长方形,墓道多为斜坡状,可分为有棺无椁和有棺有椁两种形式。墓葬所处时代可分为西汉早期、中期、晚期、东汉前期、后期等五个时期。
栾丰实,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考古、考古学理论和田野考古,主持过泗水尹家城、邹平丁公、日照两城镇等发掘。《栾丰实考古文集(共4册)(精)》精选约120篇论文,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古代社会研究、考古学基础研究、史前经济考古研究、考古学专题研究等。
本书不论是谈物、论人,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解析,都是对美的追寻艺术之美及其背后的人性之美。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他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本书基于干福熹院士及其带领的科技考古团队多年来独创性的、科学的无损分析研究,首次探究了玉石的分类、成分及结构,以及中国古代玉器的材质和溯源,从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数据;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各个时期古代玉器综合研究的结果;并介绍了中国古代玉石和玉器的中外交流与文化发展。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包括
本书收录作者学术论文三十六篇,依据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文字考释、文句解读;竹简编联、古书校读、古史校考和古器物研究等六个类型。研究材料上至甲从骨文、金文、战国简帛和古玺印,下至秦汉简帛,大体涵盖了作者二十余年来所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领域。研究方法上,各篇论文严格遵守将地下出土新材料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
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本书以纪年事件的方式,并配以精美出土文物图片和文物保护工地现场照片,记录了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1984~2010年文物保护历程。三峡文物保护是一项配合基本建设的典范工程,它以丰硕的保护成果凝聚了三峡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强国梦奠定了基础。
本报告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部考古子课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以往在吉县的工作经验,结合地形地貌,对州川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调查范围为吉县县城以西、黄河以东、东城乡政府以南、柏山寺乡政府以北区域,地处东经110°29′13.4″(JF4)-110°40′36.5″(JQ1),北纬35°59′29″(JM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