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作者2005年至2021年间面向国际中文教育语法及语法教学探索的大小文稿17篇。其中包括汉语语法本体研究5篇、语法理论和语法教学体系研究5篇、语法学著作序文7篇。这些文稿反映了作者在汉语认知功能语法研究、汉语语法教学及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等方面的思考。
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交际工具,也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汉字是我们每日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述说它、书写它、品味它。汉字有无穷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本书以全方位这-视角为切入点,从思想政治引领、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奖励资助管理、军训征兵管理、就业指导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等多个方面,探讨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成效,讨论视野基本涵盖了高校学生工作思政引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容。本书通过整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共性内容、普遍问题,着重从如何
本书阐述了空间范畴是语言中的基本范畴,方位词是汉语表达空间范畴的核心手段,方位词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单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的比较研究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本书选取一组近义的单双音节方位词里、里面/里边/里头作为研究对象,以语法化理论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共时与历时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的
本书包括训诂学和文字学两面的内容,分別对《广雅疏证》征引方俗语料的情況、《类篇》称引《尔雅》的情况、《魏晋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丛刊》音未详字、《正字通》附记、附识条目进行了研究,并对《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究情況及《汉字海》一书进行了评介。本书材料充足,分析论证深入,撰写过程中使用了字书字料库工具,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
中国音韵学研究第二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8月18-19日在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活动中心举行,主办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负责人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安顺教授。与会正式代表112人,另有文学院教师及工作人员14人、硕博士生20人,总计146人。大会开幕式由胡安顺教授主持,闭幕式由
本书从当代中国学者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多个方面提出有见地有趣味的解说。全书内容按远古神话、哲学经典、饮食、针灸与养生、剪纸与皮影、建筑、生肖等专题展开,既注重自古至今的纵向相连,也考虑中学西渐的横向相接;既有对太初之问和文化经典的哲学解读,也有对生活智慧和民俗传统的文化探析。本书旨在以先贤智慧为基础,将中国文化专题教学
《读书杂志》是清代乾嘉时期朴学大师王念孙关于校勘兼训诂的读书札记汇编。校勘训释《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内篇》等重要史籍的内容。在校释文献方面超越了经书范围,广泛涉及史部、子部文献,更加博通。在方法上能综合运用多种校法以正讹误,善于用因音求义、文献互证的方法以考训诂。
本书作为詹伯慧教授2021年九十华诞时的献礼之作,将与首届詹伯慧语言学奖颁奖典礼同时举行此书首发式,意义重大。本书选取了外界采写的较有分量、有影响的文章,加上詹伯慧教授年谱、詹伯慧教授著述目录,以及詹伯慧教授获奖情况等资料,详尽地记录了对詹伯慧教授近年来的学术活动、主要贡献,是对其学术贡献的一次总结,亦是弘扬高尚师德师
本书是在《普通话语音与发声》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对实践训练内容进行了拓展。旨在加强播音主持艺术及影视配音专业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本书除了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基础练习外,为语言表达也提供了丰富的训练材料,使普通话语音发声练习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增强了语言学习教材的综合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