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葛兆光学术随笔,共分为六部分,部分旨在为传统祛魅,对新世纪以来,国人趋之若鹜的国学热做历史角度的分析。语言轻松幽默,言说的背后又带有对当代文化的关切。是可读性与内容扎实兼备的六篇历史小品文。第二和三部分,是葛兆光多年来,治学研究的当行本色。从周边看中国,何以中国,这些当下读书界耳熟能详的命题,正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本辑《单读》继续关注当代青年创作者,与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合作,发表5位当代青年女导演的电影剧本和创作谈。这是单读首次用电影剧本的形式,呈现变化中的当代生活 王丽娜的《次的离别》,讲述了在故乡塔克拉玛干一段不断经历告别的童年;杨明明的《柔情史》,展现了北京胡同里一组相爱相杀的母女关系;滕丛丛的《送我上青云》,描绘了一名患
本书是关于石窟寺考古调查与佛教艺术研究的专著,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石窟寺考古调查与研究,第二部分为石窟寺艺术研究,第三部分为史料与历史研究,第四部分为研究与回顾,第五部分为书评。本书为专业人员提供了龙门石窟调查的详细资料,对进一步认识龙门石窟的全貌及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于佛教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中世纪研究导引,所收录文章均是后续研究的奠基之作,不仅概述了某一研究方向的发展轨迹和架构,而且推荐了阅读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包括古拉丁文、古文献、中古英语文学、拉丁哲学、法律、音乐等十三个主题,既可以作为教材,供修中世纪导论课程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为他们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此外,本书还吸纳了
书话坪山主题沙龙是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坪山区图书馆承办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全国范围内邀请知名学者、作家做讲座与对话。活动聚焦书籍阅读与文化分享,注重思想碰撞与交流,以文化引领思考,以分享共振智慧,让阅读改变生活,让文化照见未来。 本书是从书话坪山主题沙龙中选出的实录文本,作者分别为周国平、韩少功、卢秋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集刊》选收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学科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以集中展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学科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集刊每三年出版一集,选收论文发表时间范围大致为编辑年份以前的三年。本书收集了2017~2019年文学哲学学部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分为2卷,卷为文学卷,第二卷为哲
卢礼阳老师为《温州读书报》主编。《瓯歌三集》所收一百八十篇文章,选自《温州读书报》2014年第2期(总201期)至2020年第12期(总284期),延续《瓯歌》《瓯歌二集》的风格与特色,堪称《温州读书报》的精华。 本书依据内容分为专栏集萃追念师友书里书外辑佚考订籀园书声等组,其中专栏集萃包括夏里札记、字里乾坤、图书馆纪
“长江讲坛”是在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湖北省文化厅的支持下,由湖北省图书馆主办的大型公益讲座活动。讲坛以湖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为主线,以荆楚乃至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为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每场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授,本书将“湖北干部讲堂”、“
本书汇集第17届论坛(2020年)优秀获奖论文17篇,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民主体地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机制、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四个方面进行深刻阐述和理论分析。逻辑清晰,学术水平较高,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与探索。
本书为2020年城市文化论坛(上海)的参会论文合集,主题为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内容包括:国际和平运动的影响、国际合作在新形势下的作用、文化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经济背景下的文创产业功能区创新、从国家公共文化云看公共文化发展等。作者为城市文化研究人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等,他们结合世*级大城市的文化发展经验,或自身从事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