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1”字头最后一年。从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一年。或许也是,最有故事的那一年。告别了单纯与稚嫩,从19岁开始,女孩子开始蜕变。秉承《17》的创新模式,《19》将继续以《文艺风象》式的清新治愈风格,通过文章、绘画、摄影作品以及人物侧写等多种形式,完整地呈现落落眼中最真实也最美好的19岁。除了一直以来活跃于《文艺风象》
《散文集:王睿励志文集》收录了王睿不同年龄段的随笔、随想、涛歌、散文、日记、家书等四百余篇。有王睿抄录的名人名言,有共青团组织、同学的追忆,有清华、交大编辑为王睿《百姓家书》撰写的序言、代序和跋文等,从多角度印证了王睿励志的真情实景。文集体裁多样,题材广泛,有咏物、有言志、有对古今圣贤励志的感悟。读之,其文笔流畅,结构
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观斗》、《逃的辩护》、《崇实》、《电的利弊》、《航空救国三愿》、《不通两种》等。
三闲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习惯与改革、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张资平氏的“小说学”、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我们要批评家、“好政府主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进化和退化》小引等。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杂文,包括:《夜颂》、《二丑艺术》、《偶成》、《别一个窃火者》、《智识过剩》、《查旧账》、《晨凉漫记》等。
本书收录了鲁迅1932年和1933年的杂文,主要包括:《我们不再受骗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祝中俄文字之交》、《学生和玉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杂文,包括《有趣的消息》、《学界的三魂》、《一点比喻》、《可惨与可笑》、《纪念刘和珍君》、《无花的蔷薇之三》等。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杂文以及诗歌,主要包括:《随感录二十五》、《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五十八人心很古》、《六十二恨恨而死》、《事实胜于雄辩》、《秋夜》、《影的告别》等。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杂文,主要包括:《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