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已有多种外文译本。至于中文相关著作更是五花八门,不可胜计;而且迄今方兴未艾,层出不已。不幸未能免俗,本书亦其一例——虽然绝非不可无,但愿在多数读者眼里还勉强算得上是【可以有】的一例。
论语是中国文化最经典之书,是中国人的圣经,此版本是著名国学家、净空法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作者参照众多注本,参以己意,还原经典的本意,寄寓作者高远的文化理想,是阅读论语的经典之作。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鬼谷子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周易
论语全书图解详析
彩绘全注全译全解道德经
书中正文补充最多,也是异文和附录最繁的,颇具版本价值。在新辑补的一百四十四条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庄子言论,如“生为傜役,死为休息”“生则重于天下”“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小巫见大巫”“叶公好龙”等,他们大部分可以明确依据古籍的记载,称引或辩驳其是否能引在庄子名下。由是观之,《庄子集》新补的内容不仅将引起世人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儒家成人之学,始创于孔子,而完善于孟子。学习儒家做人道理,读《论语》之后,宜再读《孟子》。正如宋儒所言:“《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这个传统是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所以学习《孟子》对现代人了解和认识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具价值的指导作用。
《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重要的经典。它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和孔子日常言行,是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的著作。《读本》按朱熹《论语集注》改定,体例分为“原文”、“注释”、“大意”三部分。“注释”配有生僻字注音,解释客观、权威,“大意”只介绍原文文意,不掺杂作者个人的见解,而在以上三部分之后附有作者本
礼是作为做人的尺度,为了适应乡村儒学的教与学的需要,《礼·做人的尺度/乡村儒学》从古代经典中选取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礼仪进行讲解,内容主要包括礼的通论、个人之礼、人际之礼和人生之礼等。作者先用经典原文,阐释了礼的概念与本质,并以“不学礼?无以立”,说明了礼的必要性。接着从“不学礼,无以立”“个人之礼”“人际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