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生态渔业发展研究》首先阐述了乌江流域渔业生态的历史发展,然后对乌江流域鱼类结构、群落以及鱼类资源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渔业的基本理论和育苗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了让生态渔业养殖获得更进一步发展,《乌江流域生态渔业发展研究》还对渔业养殖的疾病防控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实际生
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和IFOAM国际有机联盟自2000年开始开展对全球范围有机产业发展的调研和数据统计与分析,目前已连续20年发布“世界有机农业概况与趋势预测”。随着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断增强,许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认证机构、社会组织、有机企业和相关媒体纷纷转载和引用。为了将有机农业和有机产业年部报告尽快翻译成中文并
本书从关照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和关注世界社会制度模式演进的研究热望出发,以大历史的视角与社会—经济史的先进研究方法,来对人类发展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大英帝国的一段发展史加以分析研究。本书独特的选取了1500—1800年期间,英国封建庄园经济解体,农业土地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的一段历史。通过对这一阶段历史进程中英格兰广袤乡
受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约束,小规模家庭农业经营将长期构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因此,如何实现小农户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便构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本书基于农业治理的视角,围绕农户、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及服务主体的经济社会特征、互动及合作模
本书重点分析了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运行特点、市场状况和重要进展,对2020年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对策措施;着重对2019年农村居民收支与贫困人口状况、主要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状况、种植业与林牧渔业发展状况及农业对外开放形势进行分析并对2020年走势进行预测;对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评价、生猪
本书立足于行为经济学视角,以时间偏好理论、前景理论及有限理性下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为基础,通过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探究农户时间偏好和风险偏好对其契约参与行为、违约行为与长期续约意愿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剖析异质性农户行为决策的差异特点,解释中国订单农业实践中农户参与率低、违约率高等问题,并据此优化契约机制设计,为政府
本书全面系统地回顾了2019年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对2020年全省农村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书系统分析了“以地谋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梳理和总结了“以地谋发展”模式形成的基础,实证检验了土地开发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所获得的土地收入(地方政府和居民家庭)对城市经济增长宏观和微观影响。具体来看,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本书遵循理论探讨、现状考量、实证分析、实践检验、经验总结的逻辑轨迹,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以此为依据,解析了农村低保制度的现行目标,并对低保制度的目标再定位提出构想。从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演进入手,剖析了我国现行农村低保对象识别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深度探讨了低保对象识
本书是基于留存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卜凯调查中间统计表,还原整理出的农户层面的数据。主要包括农户家庭规模、农场劳动力利用、农作物生产、储蓄借贷、土地租佃等内容。由于数据量庞大,我们将其中主要内容分为江苏、浙江、山东等13册出版。卜凯基于这次调査,形成了《中国土地利用》这本巨著。本书虽然未能完全重现当年的全部调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