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处除藏有自刻经版47000余片外,还保存有支那内学院经版14300余片、扬州砖桥江北刻经处经版22900余片、北京刻经处与天津刻经处经版22800余片,以及北京三时学会、苏州洞庭西山祇树庵、常州天宁寺等处经版,总计达12万5千余片之多。其中,许多经版上刻有供养人的题记,其中不少涉及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士,如谭嗣同
本书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外销产品陶瓷·丝绸·茶叶独特的生产技术、精湛工艺及辉煌的外销历史。
《近古吉金:宋元明清铜器新赏》是一部以传世宋元明清铜器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与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器物类型学、考古学、工艺学、美术史学等研究方法,集中研究与展示宋代以来铜器艺术的专著。全书以科学严谨的学术内容、丰富可靠的考古资料和翔实精美的文物图片,向广大读者介绍宋元明清中国铜器的历史发展、艺术成就与鉴赏方法。
如果文物会说话
奇和洞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曾经过3次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陶片、骨制品、装饰品、艺术品、哺乳动物及数以千计的水生动物遗骨。遗址地层连续,文化层年代跨越新、旧石器时代。除发现3具人类颅骨外,遗物数量大,类型多,这不仅在福建,就是在我国东南诸省中亦实属罕见,为解决福建境内新、旧石器交替时期的文化面貌、
《楚都丹阳探索》在全面汇集、整理己有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工作的**成果及**出土文献,分别从文献、考古、地理、事件和吻合度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楚都丹阳所在,并用考古和出土文献的新材料、新成果加以验证。进一步探讨了楚都丹阳的变迁过程以及与楚国历史发展、民族融合、文化演变和地理环境等各
笔墨纸砚,墨居其二,一研一磨之间,流转出岁月的颜色。墨不仅享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美誉,更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挚爱,在他们心里,墨不单可拿来写字,还有超越书写的意念和专情。如今虽然用墨的人越来越少,但对古墨的珍视,却与日俱增,从收藏市场频频出现的天价名墨可见一斑。墨的历史非常悠久,而制墨的技艺也是我国传统工艺之一,传承发展至
罗森教授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极为广泛,包括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以及青铜器在后期的复兴。她注意考察成套青铜器在商周礼仪程序中的作用,该理论在探讨青铜器发展方面卓有成效。玉器方面,罗森教授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上古玉器在后期的保存及重新使用,比如商代妇好墓中就发现了许多被重新使用过的上古玉器。近年来,罗森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墓葬结构
《另一种古史》一书在英文版基础上了进行了全面修订,纳入了*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插图近480组。所收集的资料,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发现的史前到商周时期的全部器物装饰主题和徽识,且分门别类,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并对以往有关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的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所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解答都具独创性。
在敦煌遗书中,除传世文学作品和讲唱文学作品,如变文、讲经文等外,*富有文学色彩的应用文当属愿文了。在这些愿文中约占95%的内容是关于佛教的,其中又以佛教徒的发愿文和非佛徒向佛菩萨祈求护佑的发愿文为多。大多数的佛教愿文,不管是俗人的还是佛教徒的,都具有诚恳情切的特点,因而其语言的运用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本书拟从厘清敦煌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