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又名《张迁表颂》,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学习汉碑推荐。
《史晨碑》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年)的一方碑刻,又称史晨前后碑,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汉魏碑刻陈列馆。《史晨碑》为圆首碑,有额,额高34厘米,无字,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是学习汉隶的推荐之书。
《礼器碑》是刊刻于东汉永寿二年(156年)的一方碑刻,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礼器碑》为圆首碑,碑身高173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是学习汉隶的推荐之书。
本书从动画的制作流程出发,重点介绍如何设计和制作原动画。全书分为六章:概论、时间与间距、动作与表演、走路的设计、跑步与跳跃、案例欣赏。内容包括如何设计时间和间距的关系,如何设计拉长和变形的动作,如何设计预备动作和缓冲动作,如何设计走路和跑步的动作,以及如何设计跳跃和飞翔等方面,从零到一地教授学生原画的原理和实操方法,用
写不出一手漂亮的汉字,您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扰,一份试卷上的字迹将您挡在名校之外?一张应聘表上的字迹将您困在求职路上?一份汇报总结上的字迹挡住了您晋升的阶梯?可见写一手好字是多么重要!为此,我们向大家推出了这套《硬笔书法入门教程》系列图书,从笔画到偏旁,到汉字的间架结构、形态布势、作品创作,打牢练字基础,描临结合,
《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一书,是全面论述吉林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榆年画”的专业论著。本书包括年画的追根溯源,通榆年画的产生发展流变,通榆年画的内容题材、艺术特征、价值影响、技艺技法、开发利用、保护传承等内容;同时,作者将历经十余年的收集整理成果:公开出版的通榆年画作品索引、参展获奖的通榆年画作品索引、刊载选登的通榆年画作
《废朽鼎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连环画研究(上)(1949-1965)》为丛书第一分系的第三册,主要内容为1949-1965年的连环画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新中国连环画的现状、使命与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连环画创作队伍的重组与再生;影响几代人的连环画家与连环画作品;连环画创作与发展的推动者;刊载连环画与全民连环画运动。通
《费朽鼎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连环画创作研究·下》为”世纪叙事:中国连环画创作百年大系”丛书”第一分系中国连环画创作与发展研究”中的第四册。本册图书记录了1966-1976年特殊时期我国连环画艺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彼时连环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涌现出的艺术名家、创作出的经典作品等内容,通过作品形态分析、创作技法剖析、同题材作
《传世经典碑刻整拓善本》系列选录具有代表性的历代经典碑刻,以盒装、整拓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可以弥补图书小和剪裱本的不足,可以对碑刻整体进行体会。拓本选择上,尽可能选择年代较早、拓制精良的整张拓本,原大精印。本册是《兴福寺半截碑》。兴福寺碑为唐代僧大雅等集晋王羲之行书碑刻。开元九(七二一)年立于长安。此碑又名《吴文碑》徐思
《郙阁颂》又称《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五年(172),由仇靖撰文、仇绋书丹,为颂扬太守李翕重修邮阁栈道的功绩而勒。隶书,19行,满行27字。书风古朴,多含篆意。《郙阁颂》《石门颂》与《西狭颂》并称“汉三颂”。原在陕西省略阳县嘉陵江西岸,後被迁至灵岩寺.该石刻自成一家,独具丰标。结构严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