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家之一。他对于金石、考古、文字研究造诣颇深,成就卓著,书法以雄厚刚健的书风独步当今书坛,饮誉海内外。世人多见沙老大字榜书,其小字行书很少受到大众关注。为使读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沙孟海的书学艺术及小字面貌,本社特将其部分日记的墨迹写本向读者推荐。书稿由沙孟海三种日记《僧孚日录》《兰沙馆日录》《决
本书精选“黑龙江省第十六届篆刻作品展”的获奖作品、优秀作品和入展作品结集成册。本次展览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而举办。从征稿开始,得到了全省篆刻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投稿,此次展览系统且全面展示了黑龙江省篆刻艺术的发
书稿内容分为经典、聚焦、学术、展览、篆刻、读书、记录、地方藏品八个专题。内容主要分为书法和篆刻两个部分。有关书法的内容中,“扇里扇外——湖南博物馆藏扇面展”选取了晚晴至民国时期的书法扇面,作品图片高清,具有文献和艺术价值;《颜真卿<裴将军诗帖>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追寻不朽——媒介视野中的颜真卿楷书》《颜
梁诗正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梁诗正尤精行书,书风妍美流畅,结构工稳,与当代著名书家启功先生书法风格有共通之处,特别适合爱好行书书法的读者进行临摹书写。本书分门别类,收录大量梁诗正行书书法稿件,特别是他的行书古诗文,进行简单的分类,
本书是供书法爱好者临摹隋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参考用书。《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于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笔力精到,或字字区别,个个独立;或映带相关,连绵一气。然皆
本书是对天水市博物馆馆藏104副纸质对联的综合性研究著作。全书包括潘子和“赤壁兰亭”联、刘光祖“枫艳梅开”联、裘昌年“雪窗山馆”联、盛光伟“世事狂夫”联、王友曾“卷里人间”联、周务学“吟诗读史”联以及魏绍武“万山漫江”联等。书中所收对联以时代为序,在对作者生平和联意进行介绍、解读的同时,结合其书法艺术价值,进行联文剖析
《两汉铭刻丛刊》编选两汉时期的传世铭刻文字拓本,分为四辑,每辑册数不等,合计共50册。本册所选为东汉《白石神君碑》,刊刻于东汉光和六年(183年)的一方碑刻,又称“白石山碑”等。原位于河北省元氏县25公里的白石山上的白石神君祠。碑文记述了白石神君的功德及颂辞,1974年,白石神君碑由元氏县百货公司院内移至正定县隆兴寺内
《临帖笔记》是一本由阎晓宏所著的书籍,该书展现了作者数年来临帖的丰富成果和独具匠心的见解。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书法的训练之作,更是一部集文化、艺术、历史与技巧于一身的书法读本。在《临帖笔记》中,作者围绕着临帖这一核心主题,深入探讨了书法的学习与实践。他强调临帖是对书法最有用、最常见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身边触手可及
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研究书道的经典著作。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主要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传承,其中“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各个传统艺术门类都是其衍生、丰富、引申和发展。“书道"亦是如此。“书道”的概念虽然发端于魏晋时期,但是后来逐渐被“书法”所代替。舍“道”而求“法”,不由让人引发“舍本逐未"之叹!本书立足
本书为16开本书法技法书。本书以唐颜真卿勤礼碑为主题,系统讲解了其笔画的构成及临摹技法,楷书结构关系及偏旁部首的组合运用。再到集字创作。详细的讲解了结字、用笔、章法及各注意事项。全书分为4章,第一章为摹写。就是照着字帖去写摹就是将宣纸印盖在字帖上加以勾勒,摹写即为在勾勒好的纸上加以填写。第二章为结构关系,讲解了开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