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现代社会的基石——科技发展史、苍穹之问——天文学史、生命的守护者——医学史、理性之辩——数学史、从原子到字宙——物理学史、物质的奥秘——化学史等。
《插图本极简中国科技史》斩获多项大奖:“中国好书”2019年7月榜、入选“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2019年推荐书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度好书、中国出版协会“2019年度中国30本好书”、《中国教育报》2019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本书以图文形式介绍中国古代到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有故事,有
刘胜华主编的这本《天工开物(成语中的古代科技)》是CCTV《天工开物》节目的文字本,对成语中涉及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有趣地探讨和分析,从新的角度认识、理解成语,比如丝丝入扣形象地道出了纺织机上轻线的挂织方法;作茧自缚准确地道出了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本书不局限于中国古代发明,而是拓展到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
明朝的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一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央电视台科教栏目引用《天工开物》这个名字,制作了一档科普类电视节目,而本套丛书便是将这套电视节目转化为图文书进行出版。《器物科技简史》是《天工开物》系列科普丛书的其中一本。书中对古代器物中所展现出来的科学技术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从新的角度认识、理解
在以色列,有这样一支部队:他们不直接参与作战,却往往对战斗起到决定性影响;他们的战果往往是无形的,却又改变着整个国家的国防和军事部署。他们称自己为塔皮奥特(Talpiot)人,他们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的知识守卫国家,又在长达十年的兵役期满后以毕业生的身份活跃于以色列的经济、医学、科技等其他领域。在塔皮奥特,没有不能
本书是作者“近代中国科学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的项目成果之一,梳理了近代中国科学转型过程中,中国向外国学术科学技术的历史和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学术问题,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视了科技的力量。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次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以能量和信息两条主线,系统阐述了自智人以来人类文明的演进。 全书从远古科技、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万年来农业、工业、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关键性的人物、事件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神秘莫测的话:自然爱隐藏。自此之后,这句箴言在西方文化中频频出现。阿多以头戴面纱的女神伊西斯这一寓意形象为线索,追溯了思想家们对赫拉克利特这句箴言的诸种解释。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两种对待自然的态度:一种是普罗米修斯态度或实验探索的态度,主张用技术揭开自然的面纱,揭示她的秘密;另一种是俄耳甫
本书系统介绍了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科技发明及其历史内涵,内容涉及古代可科技发明的科学原理、文化背景、相关历史典故等方面。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数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演化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古代科技的背后,更是蕴含着中华先民的勇敢、智慧和审美。本书将通过史料记载
关于本系列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是专为8—14岁青少年量身定制的一套经典书系,本书系拥抱经典,面向未来,遴选全球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典著作,邀请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和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教授,参照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将其编写为适合他们阅读的少儿版,佐以数百幅生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