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为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及论学书信集,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该书由其弟子徐爱、陆澄、南大吉、钱德洪、薛侃等整理编辑增补而成。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其晚年思想,并记载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全书包含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本书以明代极富特色的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立场予以研究,选取典型个案予以剖析,系统探讨其政治文化特征。本书研究指出,平民儒学兼具平民阶层与士大夫儒学的两重性,因而存在深刻矛盾。平民儒者对儒家政治价值的认同,使其主动履行政治义务,发挥了维护政治秩序的独特政治功能。平民儒学通过赋予百姓日用以道的含义,表现出
清署经谈(岭南思想家文献丛书)
本书稿以“阳明学发展的困境及出路”为问题意识,主要关注阳明后学的四大门派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境中出路的探寻、阳明学核心精神的传承。书稿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以邹元标、方以智为点,以传心堂法脉中王阳明、欧阳德、邹守益、罗洪先、聂豹、胡直、王时槐、邹元标、方以智为线,进而展现阳明学发展至再传弟子后的整体状况。阳明后学的分化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先选读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必读书。 ◆心即理: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王阳明的言论。
王阳明年谱长编(全四册)
吕柟(1479-1542),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薛敬之弟子,为河东薛瑄之学在明代关中地区*重要的传人,也是继北宋张载之后关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在思想方面,其以“尚行”为主,恪守程朱主敬穷理、知先行后之传,主张回归孔孟,“以仁为学”,并继承和发扬了关学读经重礼、躬行实践的学风。而他在山西、南京等地的讲学,对于推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