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幼儿游戏基本理论入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幼儿游戏的相关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游戏概述、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幼儿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幼儿音乐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幼儿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幼儿游戏评价、目前几种常见游戏
本书是针对5-6岁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根据我国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与《小学课程标准》联合在校一线教师而编写。本书用符合孩子年龄认知的卡通漫画再现孩子在升入一年级时需要具备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倾听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为新一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本书既有对学前教育基本理念的阐述,又有来自一线的案例分析,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指导性和示范性。知识结构、案例引入、学习目标、案例链接、拓展阅读、思考与实训等组成,倡导参与式学习,构建参与式学习的场景,最大化地体现自主参与,帮助学习者吸纳和利用有关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本教材力争突破此瓶颈,将理论、实践、共育相结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进。理论部分从0-3岁婴幼儿保教概念说起,到特点与意义,直至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深入浅出;而实践部分细化到婴幼儿各月龄段,选取各月龄段关键事件作为引领,以各月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全面地介绍0-3岁婴幼儿各发展阶段的保育与教育重点、具体实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幼儿保育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参照《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202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育员》(2019)《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育婴员》(2019)等编写而成。本书
本书聚焦学前留守儿童群体,将多模态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发展进行融合创新,重点梳理了多模态信息技术应用于学前留守儿童的发展评估及教育促进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全书分为六章,内容覆盖留守儿童发展及干预现状、多模态信息技术与儿童教育的融合创新、学前教育质量对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留守儿童发展评估
本书是专为3-6岁儿童打造的可反复使用的彩色控笔游戏书,包含《点、线、图形》《线条》《数字》《汉语拼音》四册。本册是以控笔的基础训练线条为内容,将线条融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闪电中的折线、水中的波纹线、楼梯的折线等,通过这些关联点的挖掘和练习,不仅加深了儿童的记忆,还能提高他们的手腕的稳定度和观察能力、联想能
本书以玉玉、泉泉(名字源自“玉泉幼儿园”)两位小朋友为主要卡通形象,描绘了他们的一日生活流程,如穿衣服、吃饭、洗手、游戏、午睡等。本书“玉玉泉泉奇妙日”介绍幼儿的入园生活,包括入园时间、快乐游戏、简餐时刻、我长本领了、园里游一游等。
本书系统研究了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学理依据、结构维度、人口学差异、存在的问题、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专业成长等关键问题。首先,明确了融合教育、素养和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概念内涵,解析了素养的多维结构;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等方法,评估了当前教师素养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影响教师素养的关键因素;再次,
本书主要围绕川渝地区乡村幼师发展开展的调研报告,内容包括川渝地区乡村幼师事业发展调查研究、川渝地区乡村幼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川渝地区乡村幼师人才培养调查研究。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切实有效服务乡村振兴中的教育振兴,联合川渝两地高校人才力量,开展的系列乡村幼师发展状况调研,以掌握了解川渝两地乡村幼教事业发展,为川渝两地政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