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编年体的方式收录了从1927年至2022年间我军各个历史时期、覆盖各个军兵种的95首优秀军旅歌曲。歌曲集记录了我军95年来音乐艺术创作的历史,梳理了军队歌曲的脉络,展示了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以简谱方式呈现,适用于军旅人士和喜爱军旅歌曲的大众读者。随书附扫码听音乐和有声导赏
陇东道情音乐地域文化浓厚,特色鲜明,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我国西北地区汉族音乐的一些特点。是陇东人民几百年来音乐智慧的结晶和人文情怀的缩影。它以独特的声腔和曲式结构自成一家,故此,陇东道情亦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生活在陇东大地上人们的心扉之声,其价值和艺术性可见一斑。本书作者在搜集整理过程中听取了众多艺人的演唱,在严格尊重
本书以年代为编辑原则,涵盖了1919—2018年创作的75部歌剧,共210首唱段。本书是第十一册,收录了2015年来创作演出的6部歌剧/音乐剧中的31首唱段。这些歌剧/音乐剧分别为:歌剧《为你而来王选之歌》(北京大学),歌剧《复活》(北京纪天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歌剧《林徽因》(中国歌剧舞剧院),音乐剧《袁隆平》(湖南
本书以年代为编辑原则,涵盖了1919—2018年创作的75部歌剧,共210首唱段。本书是第十册,收录了2012年来创作演出的5部歌剧/音乐剧中的28首唱段。这些歌剧/音乐剧分别为:歌剧《貂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剧《回家》(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剧《太行奶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音乐剧《岳飞》(国家艺
《梅庵琴谱刘赤城传本》,一函两册。上册为刘赤城先生的回忆录。刘赤城先生之琴学源于诸城,谱习梅庵。在八十余年的操缦生涯中立足传统、融古开今,发展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荡吟等全新的演奏技法,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和琴学体系。他是终身用生命和琴心浇灌中国古琴这朵花,用良心铸造师魂。下册为梅庵琴谱刘赤城传本,包括梅庵十四首
京津冀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平旷沃野,九河下梢,自古列国博弈,朝代更迭。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文化圈拥有多样的文化生态,传承着包括民歌在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本地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续的理论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本次研究聚焦京津冀汉族民歌形态,尝试梳理其生动的音乐语言、多样的表现手法
本书包含了江南丝竹最经典的八首乐曲,即《行街》《欢乐歌》《云庆》《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这“八大曲”的总谱和笛子、二胡、琵琶、扬琴这四件主奏乐器的分谱,并附有乐曲简介和演奏技法符号。
本书是以三首不同朝代不同诗人创作的、用不同的视角描写杭州为内容的诗词作为歌词蓝本,为民族女高音和钢琴而作的艺术歌曲组曲。三首诗词分别是:《忆江南》、《望江南·闲梦远》、《湖上》。按照创作构思的排序,三首艺术歌曲以《湖上》《望江南·闲梦远》《忆江南》的顺序呈现。《湖上》是南宋诗人徐元杰创作的一首描写春游西湖的诗,原文以诗
《王少辰音乐作品集》(全三卷)是由王少辰创作的一套音乐作品集合,全书共分三卷:歌曲卷、婺剧音乐卷、越剧音乐卷。这三个领域是王少辰音乐创作最主要的三个核心领域。歌曲卷包含四个篇章,分别是雄狮战歌、永远永远、一日千里,该卷既有雄赳赳的战歌,又有欢快的生活歌;既有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的场面,也有花前月下你侬我侬的情致。越剧音
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钱塘江音画》七个篇章之一的《民族管弦乐源》,是以钱塘江的发源为音乐主线,以水的不同形态为描绘对象,力图将点滴汇聚、涓涓溪流、平缓江水等画面展现于听众眼前,并赋予作品以人文情怀,借以表达“饮水思源”之含义,在音乐的流动中体味事物之变迁、历史之流转。作品中处处都凸显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在音色上,用吹拉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