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7章,第1章为早期量子论及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第2~6章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第7章为量子力学的常用近似方法.本书除介绍一般量子力学书中内容外,还简述了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低维量子力学(量子阱、量子线及量子点)、EPR悖论、贝尔不等式及量子纠缠等内容,并引用了编者的一些研究工作.本书每章后都有小结和相关习题,
《数学物理方法专题(第三版)》在《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有: 1.原教材中复数的定义是采用有序实数对,但是整本书中除了这个定义,后面再也没有用过有序实数对来表示复数。因此还是修改为从学生所熟悉的虚单位的引入开始定义复数,有序实数对只在给出定义之后提一下,而不作为定义中的主要表述形式,
本书是根据普通高校理科"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内容包括: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真空技术、X光技术、激光、全息、微波、磁共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物理测量等。同时,依托学科优势和特点,增加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性实验。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物理专业或与物理相近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实验教学的教
本书是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习题解答,与教材《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一书配套.习题包括了八个方面的内容:变分法,希尔伯特空间,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贝塞尔函数,狄拉克d函数,格林函数,范数,积分方程.每一部分的习题前给出必要的常用的公式.每一题的解答尽量写出所应用的公式和说明解题步骤.本书适用于大学物理系和非数学类理工科各种专
《近代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精品系列规划教材》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0版)》规定的实验内容编写的。《近代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精品系列规划教材》选编近代物理发展过程中一些起过重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近代物理
热力学统计物理若干热点问题思索与探究》基于作者长期对理论物理领域的相关研究,综合运用宏观和微观的观点,展开对热力学、气体运动论和统计力学三个部分的思考和探索,以研究物理体系宏观系统的性质。《热力学统计物理若干热点问题思索与探究》观点明确、内容丰富,可用于从事热力学统计物理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借鉴。 本书基于作者长期对理
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W.Griner等教授撰写的12卷集理论物理学教科书,是一套内容完整实用面向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现代物理学教材,各卷内容独立完整。它以系统的、统一的、连贯的方式阐述了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各个方面。本书内容包括:自由电磁场的量子理论;物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不相互作用场;相互作用的量子场;量子电力学中的无穷
本书把一个奇妙的量子世界展示给读者,内容涵盖量子的诞生、波粒二象性、玻尔原子模型、物质波、矩阵力学、波动力学、测不准原理、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量子理论中引人入胜的内容,也介绍了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量子的最激动人心的新应用。本书与量子理论的专著不同,书中没有铺陈深奥的数学知识,因此,可以面向更为广泛的读者。既可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量子力学中的数学基础,即态矢量,算符和表象,特别地系统讲解了算符运算的重要方法。第二章介绍量子力学的原理和一些基本概念,对学生中常出现的理解错误进行了分析讨论。第三章比较深入地讨论了角动量(包括自旋)相关的问题.第四章介绍了量子力学中的可精确求解的问题和相应的求解方法。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讨论定态微扰论和
本书基于时间局域的量子主方程,介绍了开放量子系统的电子计数统计理论。主要包括:密度矩阵理论;量子主方程;二阶非马尔可夫的电子计数统计理论;四阶非马尔可夫的电子计数统计理论;非马尔可夫电子计数统计理论的应用:顺序隧穿极限和共隧穿极限。此外,12个附录给出了相关计算和推导过程中的关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