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品红楼》是作者多年品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与一般的红学研究著作不同,本书显得更为生活化一些,侧面于从底层人物的生存与心理状态阐释《红楼梦》的深刻内涵。本书在论述相关论点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既有的旧说,而是根据新的研究材料和自己的个人研读,提出了不少新的说法。特别是其底层(更恰当的说法是平民)视角,明显与既往的红学著
《长安诗心:新世纪陕西诗歌散论》是作者以新世纪以来的陕西诗人及其创作为对象,所写的诗歌论评文章的结集。其中既有对陕西诗歌过去60多年发展的综论,也有对陕西从“50后”到“90后”的几代诗人与诗作的专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在概述陕西诗歌近6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分论新世纪以来沈奇、阎安、周公度等代表诗人的诗歌创作
《谈词论曲:跟大师学古典诗词》是著名词学大师龙榆生的经典著作。龙榆生(1902-1966),20世纪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谈词论曲:跟大师学古典诗词》是一本贯通词曲,探讨词曲的发展规律、指导创作、欣赏方法的普及性读物。
岳阳楼正义
本书是近二十中国散文研究的重要著作,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修改而成。本书摆脱既有研究存在的散文本体论的桎梏,将现代散文的形成视为其在现代观念影响下,中国古代文章多重功能性持续削弱的产物,将近二十年散文的文体变革与写作内容的调整,视为散文逐步恢复其部分功能性的表现。以此为基,进入散文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与这样写的意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而中国古典诗词更是以其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意蕴悠长、形象生动、音律谐和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成为浸润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也是现代人用情志感悟祖先精神的
当前各地兴起的国学热书院热,无不说明以国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中华传统文化无疑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本套丛书定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市场上的国学类书籍众多,要想突出特色,无非就两种途径:注释精准、体例有特色。本丛书从经史子集中精选了四十九种典籍,同时以专业的注释、准确的注音、精确的导读、适当的配
中国国内《红楼梦》研究日本的红学研究一直是红学研究的重要方阵之一。毫无疑问,伊藤漱平的《红楼梦》译本研究,必然与我国学术界对日本红学研究现状的看法有关。王丽娜在其出版于1988年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中就曾说:二十年代至今,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日本学者的研究呈现出较早取得成就,论文数量多,并且选题广泛等特点
本选题首先对清代才学小说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体研究,分别从清代才学小说的涵义与源流发展,才学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蕴、结构模式、社会意识与深层文化诉求,清初至中叶才学小说的发展脉胳及其与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的互动等多方面探讨才学小说的发展、演变及其与清代文学、经史学术等的关系,并可考见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的发展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标志着诗、词的全盛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值得自豪的瑰宝。作为大学公选课教材,本选题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唐诗宋词的简明文本,帮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经典作家作品,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阅读、鉴赏和表达能力。本选题以作品赏析为主,按诗词的表现主题进行分类讲授,大致分为十讲,每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