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新时代林业和草原事业的地位、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资源管理、国土绿化与重大生态工程、林业产业、自然保护地管理、森林与草原防火、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林业和草原改革、政策和法规、科技和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书基于2002年至2015年长时间序列的农户调研数据,深入分析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农牧交错带准格尔旗农户生计转变的过程、格局及其社会经济效应,揭示农牧交错带一般性生计策略/模式及其转变规律、趋势、存在问题,并从宏观、区域、微观三个层次全面、系统、深入地探索农户生计转变的驱动机制,以期为引导农户可持续生计转型和振兴乡村
本书梳理了近年来我国中央及地方出台的林业相关政策,并从生计资本、生计风险、生计策略、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角度入手,结合调研数据,分析了林业相关政策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对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9)》在保持历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年度特点对部分内容、表式作了适当调整。一是反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二是反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三是反映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四是反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五是反映脱贫攻坚
本书分社会结构篇、乡村建设篇、土地制度篇、乡村治理篇、组织再造篇五部分,收录了《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四十年》《中国是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吗?》《全国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发展政策》《浙江农村与珠三角农村的比较》《谁的乡村建设》《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等。
本书为山东社会科学院《20世纪“乡村建设运动文库”》第2批书目,本书由2个报告组成:《邹平农村金融工作实验报告》1935年编印、《邹平乡村自卫实验报告》1936年编印,两书分别介绍了梁漱溟主持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实验区的乡村自卫、金融工作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陈序经(1903-1967),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南开大学校长。1936年4月在《独立评论》发表《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批评梁漱溟等人的“以农立国”主张,引发乡村建设运动的论战。他撰写的《乡村建设运动》,由序言和八章组成,讨论了乡建运动的历史、模式、文化和途径,以及对乡建的批评等。,江恒源(18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制度设计与政策选择》以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农业利用外资、农产品贸易及农业对外援助为重点,试图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发展历程、成效及问题,对影响农业对外合作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农业对外合作对国内调结构转方式的影响,借鉴典型国家及企业农业对外合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未来农业对
《烟台耕地》共分为八章节,一、二章着重叙述了烟台市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和社会经济概况;第三章至第五章介绍了以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烟台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概况;第六、七章对烟台市耕地资源现状、基础生产能力以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将烟台市耕地进行精准分等定
《两岸农业合作与台湾农业研究》分为5部分共49篇论文,分别是: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总体回顾,6篇论文;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村建设研究,包括台湾农业发展阶段的演进,涉农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13篇论文;台湾农民组织及其功能研究,包括农会、信用社、农业推广系统、运销系统、产销班、合作社等各种各类组织及其体系,15篇论文;台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