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中父母双亡的玛丽一夜之间变成孤儿,被从印度送往英国约克郡克莱文姑父的庄园生活。她在知更鸟的指引下找到了尘封已久的秘密花园的钥匙。孤独的玛丽开始尝试在庄园里寻找自己的乐趣。在好奇心的引领下,玛丽又结识了忧郁悲观的少爷柯林,最终以自己的乐观感染了柯林,帮助他战胜了”心魔”,赢回了久违的父爱。
许麟庐翰札·致弟子王少石
该书收录近30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字头处附列相应的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隶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内容为记述曹全(字景完)的功业。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在汉隶碑刻中属尚阴柔一类的代表作品,为历代书家推崇
《史晨碑》两面刻,前后碑字体如出一人之手,传为蔡邕书。碑文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该碑与《乙瑛碑》《礼器碑》并称“孔庙三碑”,为历代书家重。碑通高207.5厘米,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2.5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无额,隶书,18行,行40字。该碑于桓帝永兴元年(153)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该碑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与《礼器碑》《史晨碑》并称“孔庙三碑”,为历代书家所重。本书选用故宫博物院精藏明代高清拓本,以飨读者,共赏“隶书极则”的独特魅力。
元代赵孟頫书法长卷《洛神赋》,书于1300年前后,纸本,行书,全卷六十七行,正文九百一十字,末题“大德四年四月廿五日为盛逸民书”,末署款“子昂”,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洛神赋》是赵氏行书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本书选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该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与《兰亭序》《祭侄文稿》并称“天下三大行书”,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本书选取台北故宫原帖高清图片编排,同时收录《新岁展庆帖》
《学人墨迹丛书(第1辑)·台静农》为香港文化名人、台静农世交许礼平先生女公子、“翰墨轩”第二代***许乐心收集整理的一批罕见的台静农墨迹,这批墨迹首度以出版的形式公诸于众,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书中还编入启功怀念台静农的文章,台静农女弟子林文月的追忆录,香港著名文化人罗孚对台静农诗歌的解读,学者姬学友对台静
本书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传承锺繇书为目的。选录了钟繇“五表”“六帖”“三碑”全部书法作品。五表是:《宣示表》《力命表》《贺捷表》《荐季直表》《调元表》,六帖是:《还示帖》《丙舍帖》《白骑帖》《雪寒帖》《长风帖》《常患帖》,三碑是:《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受禅表碑》《乙瑛碑》。该书所选图片清晰,是目前较全的钟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