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萤石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兴国-宁都成矿带是赣南地区萤石矿的主要产出区,而且萤石矿床成因具有代表性。赣南萤石矿床按产出围岩特征,可分为“南坑式”热液型萤石矿床和“谢坊式”热液型萤石矿床。本书选取“南坑式”兴国隆坪萤石矿床和“谢坊式”宁都同达萤石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赋矿岩浆岩成因及构造背景、萤石成矿时代、氟的来源、
本书用大量扫描电镜照片展示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的微纳米世界。较系统和详细地论述了主力生烃组分沥青质体的形貌特征、赋存状态、纳米孔隙、原始质料及其与自生矿物的成因关系;从笔石化石的基本结构出发,通过形貌、纹层、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等特征的认知来探讨其生烃能力;精细描述并鉴定主要微纳米矿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揭开了光学显微镜
本书稿收录了14部天文历算方面的古籍文献。2008年6月7日,藏族天文历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天文历算珍稀典籍汇编》该藏文典籍此前未曾出版,对于天文、气候、地理等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
本书是一本青少年天文科普读物,包括大地的尺寸、明月何时有、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测定近星距离的艰难历程、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一级阶梯、再来一段插曲:银河系和岛宇宙、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二级阶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内容。
拉萨自然风光之旅
本书首先介绍了煤矿地质的基本知识;然后详细阐述了煤层气地质、井巷工程地质、矿井地质、地质异常区超前探测等内容,以适应煤矿地质构造异常体的探测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本书以现代构造地质学和盆地分析理论为指导,遵循整体、动态、综合的原则,利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系统探讨了阿拉善地块北缘石炭一二盛纪盆地的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
本书综合运用地质动力区划理论和方法、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首次论述了大同矿区地质动力环境及其对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的控制作用;确定了同忻井田“双系两硬”开采条件下覆岩纵向大结构面接触失稳模式及失稳判据;形成了“地质动力环境分析-覆岩结构及其演化-矿压显现及其控制-安全开采方案优化”的矿压显现与控制的研究思路。
本书主要介绍了纳木错流域积雪与植被变化的指数关系。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成为探索不同环境模式下积雪对植被影响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利用水文年2005-2014重建的每日积雪数据TAI和2005-2014年MODIS13Q1的NDVI植被数据产品,结合冰川编目和高程数据,探讨纳木错流域冰
本书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视频、图画等让读者了解地球的喜怒哀乐,了解监测地球的手段,了解测绘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高程测量、地面点坐标获取的方法及相互转换关系,熟悉遥感原理及应用等,理解地图投影、椭球面计算等基础理论知识,从中体会测绘技术的先进性、测绘技术的实用性及测绘技术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军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