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为作者从已经发表的两百多篇论文中选出,共计15篇。涉及古文字学、天文考古学、民族古文字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和先秦思想史等不同领域,旨在反映作者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有的文章因发表时间过早,至今已有三十年,故稍事修订,其他文章或只做了文字的订正和体例的统一,个别插图有所移换,一仍其旧。全书文
本书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一部早期著作。梅洛-庞蒂在本书中,试图对哲学史上重要的身心问题、意识与自然的问题给出一种解决。他在书中主要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并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结构理论,试图通过对人的身体的在世的讨论,解决身体、世界、他人、身心等许多哲学问题。具体来说,他在书中讨论了人的反射行
原道(第40辑)
本书收集国学的三种形态,特色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型,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产业政策的转型等28篇论文。
本书内容包括:古原子能说、影印《断蔗山房诗稿》序、中国近代翻译诗歌及其主要特点、黄公渚选注《玉台新咏》的学术贡献、论钱基博与《韩愈志》、陶渊明在民国时期的接受和传播——以《自祭文》为代表、作为时空漂浮物的祥子——论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林下晓拾》一书主要收录了刘晓林先生在长期在农村基层一线社会治理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也收录了部分报刊公开发表的与其工作密切相关的报道。全书分为乡镇偶感、一线偶思、阜外偶拾、案头偶成以及附录:报刊偶记几部分。书中的许多调研文章不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导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文艺品位;有许多文章虽写在多年之前,其某些观点在现在
本书为论文集,主要分为粤西方志整理岭南文学研究粤地民俗文化学人哲思板块,内容涉及地方文化、地方志研究、地方民俗与文化研究、文学现象综合研究等方面。本书除保留前两辑的粤西方志、岭南文学、粤地民俗与文化、语言文学、新闻传媒等研究专题外,亦有对当下文学热点和时事的关注,内容更为丰富,所涉专题更加广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后
本书为作者80岁以后的论著结集,包括对本省著名学者、作家的评论专著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鲁迅研究、文化学研究及文艺评论等内容,主观上反映了作者本身暮年的生活状态、思想界域、情感波纹,客观上则也反映了一些社会的、生活的、文化的与文学艺术的情状和积淀。
历史虽然是逝去的往昔,但却无时不影响着现在。说历史,谈文化,思考当下学术。著名历史学者罗志田先生尝试把一些学院的见解普及到文化报刊的非学院读者范围,在公众和社会的学术兴趣日趋增强之时,把日新月异的学院研究以可读的方式表述出来。
本书收录12部中外伟大著作,包括《论语》、《庄子》与《坛经》,《史记》、《文心》与《红楼》,《历史》、《斐多》与《书简》,《精神》、《国富》与《正义》,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一个共通的主旨:如何成人。6部中国经典,既融通儒道释,又覆盖文史哲,其核心问题是人的仁爱、感悟与超越。6部西方经典,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启蒙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