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著作译介了自远古时期直至明末(1644年)的中国艺术评论家、画家的著作和作品,如阎立本、张孝师、吴道员、赵大年、王世贞、王羲之等等。翟理斯称“就任何一种欧洲语言而言,这都是第一本中国绘画史”。翟理斯说,欧洲人偶尔会提及中国绘画,翟理斯回顾了欧洲对中国绘画理论的译介情况,指出这是第一本此类的著作,第一次大量译介了中国
本书主要介绍现代绘画在艺术发展史中独特的艺术地位。它代表着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常量,其精心的视觉策划中,蕴含着自己的话语力量。它的独特,在于一种重要的、不能穷尽于语言表达逻辑的视角。新时代,新的艺术观念涌现,与绘画并驾齐驱,其概念开放到重视论述超过重视视觉。而根植于传统的,没有特定主题和主张,主要根植于感官表达逻辑的绘画,
艺术与科学应该对话,但如何对话?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以两个领域共享的方法论——还原主义——为切入点,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科学的视角解释了大脑如何对艺术品作出反应,又从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艺术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而不断演进。还原主义方法是贯穿本书的关键词,指通过研究复杂现象的基本
19世纪不但是俄罗斯绘画的一个新开始,更是一个俄罗斯艺术的决定性的纪元。本书从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19世纪俄罗斯绘画,将它放在当时的俄罗斯思想和文化背景中进行剖析,运用世界绘画比较的方法探讨俄罗斯绘画的演进过程、它同欧洲绘画及俄国社会现实的关系,深入考察了19世纪代表性画家的个性及其作品,勾画出它独有的精神风
本书介绍了印象派艺术的发展过程,印象派艺术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了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然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本书列举了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名
本书前半部分为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部分,着重阐述了绘画心理的起源、理论基础、绘画心理分析主要用到的方法;后半部分对近百幅绘画作品进行心理分析探索,主题有树的心理分析、人的心理分析、房树人整体心理分析以及压力与情绪、家庭、健康等主题画心理分析。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绘画构图概说、西方绘画中的构图运用技巧、西方绘画构图的类型与风格、西方绘画构图的画面、西方绘画构图的法则与作品赏析。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先生的名作,学习美术赏析、西方艺术史的入门书。名作围绕着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20位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起于乔托,终于柯罗,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大师,如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委拉斯凯兹、普桑、庚斯勃罗等无不网罗。在对所涉及的美术作品进行精到分析的同时,
六朝是我国绘画理论正式产生的时期,六朝画论各篇又都很精彩,对于后来历代的画论思想也深有影响。虽然此前对于六朝画论已有诸位专家做过专门研究,但关于六朝画论的解读,理解不到位、乃至误会误解之处,仍在在而有。因此,六朝画论有必要继续加以深细的研究。本书分上下两部分。上编“六朝画论注释”,收顾恺之、宗炳、王微、谢赫、姚很等五篇
海派、京派和岭南派对中国近现代画坛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民初画坛三足鼎立的局面”。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画派类型,它不仅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对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美术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岭南画派所具有的影响力,与该派画家们一贯奉行的传播策略、运作模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