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无尽·谭长德作品文献集》,全书共三册。第一册收录了谭长德近年来所创作的2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第二册收录了100余件写生作品,第三册收录了10余篇谭长德艺术研究论文与知名艺术家对其艺术创作撰写的评论文章。谭长德将艺术理念融入到写生与创作里,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创作技法呈现南岳山水与松树等题材,表达自身
本书借助风格学和图像学的分析,以及社会学、文化史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对晚明时期的版画、书籍和商业印刷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以版画印本的生产为联结点,观察出版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和演变。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所谓的“版画的黄金时代”表象之后,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徽州风格”为主体的书坊逐渐摆脱掉逐利而印
本书以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案例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素描基本技能,循序渐进、系统地介绍了素描的绘画方法、步骤和理论。全书共10个单元,主要包括素描基础知识、素描入门方法、单独几何体的画法、单独几何体素描练习、单独静物的画法、单独静物素描练习、水果及蔬菜的素描练习、人头像练习、几何体组合练习、静物组合练习等内
本书为开放教育教材,针对毛笔书写,涉及:行书概述,行书简史,基本笔画的写法,偏旁部首的写法,行书的结体造型,行书的仿作。
本书收入弘一法师书法作品。弘一法师一生对于书法用心最勤、致力最久。源远根深、清真高洁,影响广大。自出家后,诸艺俱疏,唯书法不废。他自幼以篆书始蒙,上规秦汉、下法六朝,周之猎碣,秦之鼎彝,以及摩崖、碑碣、墓誌、造像,无不致力琢磨,博采众长,孕育手眼。尤以秦砖汉瓦文、张猛龙、天发神谶、龙门二十品诸碑更为用勤,日夕临摹,从不
本书以舟山渔民画研究为例,揭示乡村艺术原生创造力的内涵及价值,展现原生创造力转化为自觉艺术创作力的途径及方法。结合实际总结原生创造力在乡村艺术振兴中发挥价值的配套机制、举措建议。具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组成:一、提出研究问题,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二、艺术创作启蒙阶段研究。整理与总结渔民画创作辅导理念、辅导方法、实践步
《雁过留痕——篆刻题跋作品集》为“雁过留痕”展览同名图录,记录了林如几十载篆刻学习历程,聚印蜕分类筛捡排比之,以所镌印之时势、属性、事由,分为三类主题:一曰“人物”、二曰“纪事”、三曰“创作”。“人物”篇,主要为人名斋号之用,皆昔交往之师友名号印,或应他人所托之贤者名章,计二十七件。“纪事”篇,主要为应特殊意义之重要事
本书是作者表达在自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本书主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使用,全书用专业、概括和简练的手法讲解风景写生的表现技法。风景写生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为设计作铺垫,从构思到最终完成经历了主题、观察、取景、构图、表现等步骤,进而来表达其内容和特征。该书稿图文并茂,结构合理,编写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全方位地介绍了风景写生
本书共7章。前六章以时代为序,对自汉代到晚清时期书论家的书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析。第七章则是对古代书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层面的通论,即按照现代艺术学的理论体系,横向归纳古代书学关于书法本体论、发展论、书家论、书体论、技法论、创作论、风格论和批评论的基本论述。
本书以山西版画家的作品为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代表的画家及作品做了系统性梳理,从研究的角度对一代又一代的山西版画艺术成果做了系统展示。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以“人民的力量”为主题,分别从先驱者、耕作者及工业化三个角度概述了中国人民火热的斗争和壮丽的生活;下篇以“旧貌换新颜”为主题,从光辉足迹到城市和乡村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