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乡村建设思想研究》按照自“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mdash
本辑《复旦产业评论》遴选国内外学者在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原创成果。全书共收录12篇论文,涉及产业经济领域众多方面,聚焦产业投资、产业知识链与产业模块化、服务产业、产业安全等方面的重要现实问题或进行实证研究或理论分析。
《人人要读经济学》以中国文化和经济为背景,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叙述方式,准确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原理。作者用流畅生动的语言,把经济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古往今来的有趣故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清晰透彻,妙趣横生。通过阅读《人人要读经济学》,读者将会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并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
配套第八版练习册,对应教材中的37章内容有37章练习题,然后是对应各章的多项选择测试题,最后是偶数练习题和测试题答案。
这本《产业组织评论(第5辑)》就企业决策行为、双边市场定价机制、创意园区集聚、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增长耦合政策、垄断产业的垄断程度测度、产业网络资源扩散、制度环境对不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网络产业组织结构的形成动因、国有企业治理制度的规范性控制等前沿性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当代西方劳动理论批判:兼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劳动理论为基础和指导,同时,努力立足于当代社会世界的变化,对当代西方劳动理论的主要类型即工具性劳动概念和交往行为理论、符号化劳动理论、知识劳动理论以及共识性劳动理论进行反批判,在反批判的基础上揭示出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当代意义。同时,秉承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经济学基础》是适应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优秀的应用性人才需要而编写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精品系列教材:经济学基础》的写作原则是“两个只有”:只有系统学习才能理解经济学,只有“思考并练习”才能掌握经济学原理。基于“两个只有”指导思想,《全国高等职
提到经济学,相信很多人会首先想到烦琐的公式和复杂的理论,觉得经济学是遥不可及的一门学问,完全是经济学家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干。其实,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都与经济学息息相关。而且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充当着经济学家的角色,运用一些经济学中的理论进行着自己每天要面临的各
循环经济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