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了作者李黎的平凡人生,分为童年故里,青少年时代,在西北,在首钢的岁月,退休后几个章节。
本书编选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家人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以自己的感悟与爱,兼顾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就修身、读书、职业、理财、爱情、择友、家庭等方面进行交流,既有生命的大方向感,又有生活的细腻感,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
2019年,安徽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省直机关工委组织表彰了一批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本书收录的是100位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榜样宣传。收录的事迹全部来源于脱贫攻坚一线,是他们扎实工作、敬业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真实写照,有历历在目的工作场景,有感人肺腑的帮扶故事,有
本书收录了林觉民、方声洞、闻一多、赵一曼、秋瑾、吉鸿昌、方志敏、史砚芬、邹韬奋、谢晋元、傅雷的家书。
本书对本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进行梳理介绍,既包括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七一勋章”获得者、双百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全国性重要荣誉获得者,也包括本地涌现出来的为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改革先锋、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等,还有引领道德精
本书撰写了几十位廉洁勤政官员和社会贤达的事迹,介绍其人品和才学、政绩和情怀、官德和气节,弘扬其坚守初心、清廉自守、勤于政事、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精神。
本书是“中国好人”伍学花的自传。伍学花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患先天智力障碍,父亲常年卧床并早逝,兄长早天,妹妹残疾,未成年的她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承担起照顾抚养母亲和妹妹的责任。她以蠃弱之躯、过人的毅力与智慧,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也饱尝了生活的磨难和艰辛。但这些磨难并没有压垮伍学花,反倒磨炼出了她坚强不屈的性
本书收录了陈子彝著述、书画、印存,以及摄影作品,汇编关于陈子彝的图片文献、学术研究、历史回顾、诗词探析等论文与撰述。陈子彝先生一生阅历丰富,知识广达、学识深厚,除了对文史哲学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还是颇有声望的字、画、碑、帖、金石印鉴赏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图书馆工作,在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上海市南洋中学图书
本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所作的百余封书信。书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父亲对于儿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傅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生活经验教导儿子如何处事待人,如何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本书展现了70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战略的发展印记,讲述了老同志本人或集体在北航工作期间拼搏奋斗与取得成就的故事,体现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主要内容包括:俞公沼:航空救国梦正道远路行;张维叙:一心甘坐冷板凳何为名利顾此身;平申:空天报国一心向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