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山东省中小学红色主题研学旅行理论与实践教程》(2020-SKZZ-80)研究成果;也是研学旅行领域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产学研的成果。书中梳理了(红色)研学旅行的缘起、政策和概况;论述了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方法和步骤;探讨了红色研学旅行的新技术支持路径;列述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
作者总结收纳了将近300多道全国各地最近十年的中考作文真题和模拟题目,并将这些题目分类归纳,按照主题开展写作教学。每一个主题分为:A中考真题回放;B名师技法点睛;C思考与感悟;D优秀例文品读借鉴;E写作与实践五部分。学生按照主题进行学习,把每一个作文主题学好练透,考试时遇到任何作文题目,都能以不变应万变。本书和市面上的
本套书是专为中学生打造的学习指南,本书共收录了来自清华大学36名学子的亲笔信和实际案例,他们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切身体会,真切诚恳地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和建议。内容涵盖知识基础、稳步提升、冲刺提高、心理健康和未来憧憬等五大方面。针对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他们也提供了思考:关于如何夯实知识基础的建议,有关于
《语文学习科学研究论集》是语文学习理论创立者王光龙教授关于语文学习研究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了语文学习理论、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学习素质、语文学习指导模式、语文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及部分专著的节选内容。全书比较全面地呈现了王光龙教授关于语文学习研究的整体思路和基本观点,对热爱语文学习研究的
“核心素养”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标志着教育教学改革为了应对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变化而实现的一次华丽转身,即从对学科内容的关注转向对育人目的的关注,从对学科教材、课程标准的要素关注转向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价值的关注。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
《培优生·初中数学题典(第二册)》和《培优生·初中数学指导(第二册)》配合使用,主要针对《培优生·初中数学指导(第二册)》中“习题巩固·提升”栏目中的题给出详细解答和方法指导,强调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也分为A、B两组,A组题目严格甄选难度中等偏上的题目,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提高拔优;B组题难度拔高,计划从各大名校创新班招
本书是作者刘正旭多年来系统研究审美课堂建设的成果集成和思想概括。作者所在的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从2010年前后就开始致力于美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实践。为策应美育课程建设,学校提出了要建设学科审美课堂。2017年年初,作者申报的《基于南菁书院文化的高中语文审美课堂研究》通过了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十三五”规划课题的审核,
本书是一部关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训练教与学研究的学术著作。“一核三动读写结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三个活动,即感知、探索、读写结合。全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从理论上阐释“一核三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第二部分“案例”,内容为课堂实践,包括教学设计和案例。其中,教学设
本书是以2021年度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体考生的考试数据为依据,从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出发,以教育测量学为指导,对全样本考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所给出的针对北京市中考考生水平的研究评价报告。该报告对于提高今后北京市初中教学质量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稿以落实学生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为目标,关注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法的变革,并提供丰富的案例,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工作。本书稿依据2022年4月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首先,讨论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性质、使命、理念和设计思路等,并就信息科技课程设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