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下,将协商民主理论与环境治理决策有机结合,首先论证了协商民主环境决策机制中公平无约束的对话机制可以弥补现有环境决策体系的不足,发展并完善参与式环境治理实践,提高环境决策的程序合法性与执行绩效;其次说明了子孙后代与环境等协商主体是协商民主环境决策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势所在,而如何实现有效代表则是一个长期
2019年,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与经济关系、环境法治与体制、环境社会治理、环境与健康、流域与面源治理、国际环境问题、能源与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战略与政策专报、学术文章,部分研究成果被有关政府部门采纳运用,为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
《航道环境保护工作对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航道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长江航道生态环境及环境保护管理现状研究,新时期国家及地方对长江航道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制定,新时期长江航道环境管理机制的构建,结论。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首先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经济政策评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的延伸和具体化。《环境经济政策评价方法及应用》运用多种环境经济政策评价方法,实证研究节能减排政策、碳排放交易机制、碳税等环境经济政策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人类经济活动会对气候变化产生直接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人类高度重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全球大部分国家都积极投身到这场“气候保卫战”中。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一直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需要市场以外的力量予以纠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绿色发展政策与进展、加速创新与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工业和能源转型政策、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执行、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化学品管理。
《环境政策分析》(第二版)基于第一版的框架进行了大量补充和更新。第1章环境政策分析导论对存在问题部分做了更新和补充;第2章环境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涵盖了我国环境政策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并进一步细化了理论的应用和分析;第3章增加了大量已有成熟的环境政策手段;第4章仍然是给出了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模式和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环境规制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述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三部分,首先从我国环境污染情况分析出发,研究我国在经济转型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三废排放情况,并对此进行总结,然后,根据经济转型各时期特点,对环境规制演进阶段进行划分。最后,总结环境规制演进各阶段具体环境规制内容
《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环保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出发,对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诠释,并在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里着重分析了环境政策的决策机制原理及与决策相关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行为反应特征。接下来,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环境政策对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等
环境政策评估不仅有利于改进环境政策的制定、克服环境政策运行中的障碍、增强环境政策的活力和效益,而且对提高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环境决策科学水平的关键环节。多年来,我国对环境政策评估工作重视不够,环境政策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虽然环境政策评估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