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儒道哲学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文库》用两个部分呈现了笔者的这一心路历程。《天人合一:儒道哲学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文库》的上篇主要考察的是先秦儒家的生态环境思想。这部分主要说明的是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先秦儒家是如何对待自然的,如何开启了中国的生态环境思想。《天人合一:儒道哲学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文库》
2018年11月,“历史上环境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主要议题包括:环境史学的理论建构与未来展望;环境史研究方法与跨学科实践;环境演变与社会变迁;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认知及生态保护。本论文集由此而来。全书汇聚国内环境史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与后起之秀,纵论古
克罗斯比1972年的里程碑式著作论证了环境因素对历史的塑造有时比人为因素更重要。早期的学者强调文化和技术因素,以此来定义世界的发展方式。但克罗斯比声称,非人为因素,如新、旧世界之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交换,才具有更大的整体影响力。作为早研究粮食作物、疾病传播与历史关系的重要性的历史学家之一,克罗斯比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系
本书先从低碳着装谈起,通过对低碳衣服的阐述,教给人们低碳着装的一些小窍门及选购低碳衣服的小妙招。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低碳饮食,教给人们低碳饮食的常识和如何低碳饮食,从而达到健康生活。第三章教给人们低碳居家的方法及策略。
本书荣获格纳创新教学奖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5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超过每年战争死亡人数。地球上每5种哺乳动物中就有1种遭受灭绝的威胁。气候变暖,森林衰退,每天我们都会听到生态危机的*消息。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要做些什么?许多人已经做了很多小事,比如回收或购买有机农产品。这是重要的一步,但远远不够。 本书作者保罗
随着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环保项目来吸引公众的参与,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目光投向了消费者环保行为研究。《中国式环保行为管理:干预策略和作用机制的探索》回溯了过去近50年西方学者在消费者环保行为领域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并从绿色消费、电动汽车购买、绿色出行和旧物回收四个方面对
本书是国内目前**的关于城市居民环保态度与行为的系统调查和研究。
比较了国际上主要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际上其他环境社会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在前人以及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种生产理论中系统的宏观表现和个体的微观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把理论坐落在微观的、个体的基础上。在比较了经济理性、政治理性、生态理性、复杂演化经济学理性等假设之后,提出了基于四种基本关系的"环境社会系统
《回到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对诸种文明形态中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人们的自然观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对20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的全球生态危机进行了严肃的反思,着力批判了工业文明时代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行为,肯定了自然的权利和价值。作者认为,人类从自然界走出之后,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发生异化
青藏高原东北部临潭、卓尼两县人民在严酷的生态压力面前,沿着冰雹带出现了文化信仰区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跨村落、跨地域和跨民族的文化-生态组织,并采取一致行动抵御冰雹灾害,保护森林、草原和土地资源。正是由于文化-生态组织将古典生态思想与地方生态实践的活用,才发挥了卓越的组织作用,创造了启迪现实的地方生态文明。由范长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