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团队多年关于外源物质对植物逆境胁迫调控的生理生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整理汇编,并引用借鉴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结果加以讨论,完成本书。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论述了褪黑素、甜菜碱、水杨酸、硅肥、钢渣等外源物质,对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水分、盐分、低温、重金属和病害等胁迫的缓解效应和生理生化调控机制,以
本书共分为六篇,四十四个实训项目,内容包括种子形态构造观察实训、种子检验实训、种子化学成分检测实训、种子生理活性物质检测实训、种子加工贮藏实训和玉米种子综合实训。每个项目包括实训目的、原理、材料与仪器用具、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实训报告及思考题等方面。
本书含36个实验,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种子科学研究和实践所需的经典实验技术及其相关的现代实验技术,以保证种子工作各个环节所需实验的完整性。突出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在种子质量检验方面,吸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实用分子检测技术。内容编排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种子生物学,包括13个实验,有8个实验介绍2种以上的使用方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种子基础知识、种子质量、种子生产、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纠纷与解决、包衣种子等种子相关概念、原理以及实用技巧与案例,帮助广大农业生产者更好地认识种子、选购种子、使用种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打下知识基础。针对读者对象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本书内容将专业的科学、农业知识进行了科普化处
本书在编排上共分为九章,其中第1-2章介绍数量遗传学的遗传基础,第3-4章简要介绍杂种优势的研究情况,第5-7章重点介绍杂种优势理论在作物育种的应用,第8章介绍杂种优势理论下的配合力理论与育种实践,第九章简要介绍遗传多样性及其分析方法。
全书包括:绪论、作物的繁殖方式和品种类型、种质资源、育种目标、引种和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诱变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抗病虫育种、抗逆性育种、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细胞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作物育种的试验技术、种子生产和管理。书后有9个附录,
基于基因编辑、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作物遗传转化等技术的农作物精准育种是快速、准确改良农作物性状、选育良种的新育种技术,是实现作物超高产、绿色育种的重要技术手段。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二十年生物技术教学与育种实践的经验,全面论述了精准育种中,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建立、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以及优良种质资源创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论
本教材是在2010年出版的《作物种子生产与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改精神,吸收国内外种子生产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种子管理的实践经验修订而成。全书共分8个项目,主要内容有作物种子生产与管理概述、作物品种选育基础知识、作物种子生产基本原理、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蔬菜种子生产技术、种子检验
本书在第二版基础上做了扩展,包括我国各地主要的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玉米、高梁和谷子)、豆类作物(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木豆和鹰嘴豆)、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和向日葵)、纤维类作物(棉花、苎麻、黄麻、红麻和亚麻)、块根块茎类作物(甘薯、马铃薯和木薯)、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特用作物(橡
本书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荒漠草原区农牧复合生态系统构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2011BAC07B03)"和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围封前后荒漠草原区土壤种子库特征与繁殖对策研究(31540007)"支持下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宁夏盐池地处我国典型的荒漠草原区,自古以来就是农牧交错带。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