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药材生产技术类图书,是定西市中药质量检验检测评价联盟汇聚全市80余名科研人员历时一年半时间组织编写的团体标准,涵盖定西大面积栽培的当归、黄芪、党参、金银花、柴胡、板蓝根、黄芩、羌活、大黄、防风等10个品种,每个品种包括了种子种苗繁育、大田栽培技术、仓储与初加工技术、原药质量控制等四个方面。团体标准的出版,对进一
本书是一本涵盖有机棉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书籍。书中介绍了有机棉的背景和市场需求,强调了有机棉作为可持续纺织品的重要性。详细讲解了有机棉的种植技术。囊括了土地选择、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应用、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摘技术等内容。在有机棉育种方面,介绍了适应有机农业环境的棉花品种选育的原则和方法。总结了有机棉的遗传改良、耐病虫
本书得到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水分管理”岗位科学家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覆膜棉田水热盐耦合模拟与咸水安全灌溉指标”(51179193)”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经费的资助。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绪论、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覆膜棉田水盐光温分布特征、棉花生长对咸水灌溉的响应特征、咸淡水混灌棉田耗水规律及模拟、咸淡水混灌棉田土
良好认知对农户棉花生产行为塑造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优质棉花生产意愿向实际行动转化的关键所在。本书以社会认知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支撑,从微观农户视域出发,旨在挖掘农户认知与其生产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农户质量认知对其棉花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增强农户的棉花质量认知水平,提出优化农户棉花生产行为,促进新疆棉花质量提升的
本书概述了金线莲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并从从形态特征、真伪鉴别、活性成分和抗病性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金线莲的种质资源情况,以及金线莲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技术以及高效栽培技术和产地加工技术,最后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总结金线莲药用功效、食用方法、栽培技术和真假辨别的内容,并简单介绍金线莲的食谱,涉及果汁饮品、甜点、汤类和菜
本书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反映了国内2000多年和国外近百年来杜仲(果实、果皮、树叶、树皮、树干和花等)的研究成果,内容力求全、新、准。旨在推动我国杜仲的研究与产业发展,为中医药事业未来长足发展奠定基础,内容涉及植物学、林学、生物学、植物化学、中药学、生药学、中药分析、中药药理学、分子药理学、毒理学、药动学、中药制剂学、方剂
干旱区农田水盐与养分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带来的土壤盐渍化、化肥残留等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膜下滴灌技术解决了新疆干旱区沙漠改农田绿洲的问题,并实现了节水、节肥、增产和省地的目的。然而,长期膜下滴灌改变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从而导致盐分和养分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特殊性,并出现了土壤盐分胁迫、肥料累积等环境问题。
本书详细地归纳和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沉香植物资源、沉香良种选育及扩繁技术、沉香栽培技术、人工结香及推广应用、沉香的采收及初加工等内容,概述的理论内容前沿、实用技术先进、文字简明易懂,适合普通沉香种植户、沉香生产企业、沉香研究技术人员等参考查阅,能有效帮助从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为沉香全产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亚麻表型组学迅速发展,已有大量亚麻种质的多年多点表型检测,其基因组被测序,亚麻的生物学背景被揭示得越来越清晰,大量的优质高产亚麻种质资源被培育出来。本书主要介绍了亚麻种质起源与传播、亚麻植物生物学特征、亚麻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亚麻种质创新技术、亚麻种质资源性状描述、亚麻种质病虫害防控技术、
本书介绍了15种适合武陵山区林下生态种植的中药材,其中根茎类药材11种,全草类药材2种,真菌类药材2种。15种药材的共同特点如下:一是药材名贵,目前市场价格多在每千克100元以上,每亩年均纯收益均在5000元以上;二是基源植物在武陵山区都有自然分布;三是基源植物耐阴,有9种须在半阴半阳的林下才能生长良好,6种须在较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