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学术作品,由湖南社科院资助出版。湖南正处于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机遇期,坚持怎样的开放理念,实施怎样的开放策略,创新与扩大国际交流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谋划国际交流合作的前景,这对实现湖南改革开放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书回顾了湖南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历程,展示了湖南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推进湖
《冷战及其遗产(第二版)》对出版于1998年的《冷战及其遗产》作了补充、修改与完善,包括增加文献资料、改写部分章节等。该书以战争与和平为主线,尝试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描述、理解与解释分别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和经济集团之间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与较量,重点探讨冷战的起源、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冲突案例、核武
《国关十人谈》是基于《国际政治研究》杂志自2014年开始策划的栏目专访: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发展基础上汇编而成的系列出版物,旨在通过采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总结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在不同领域的进展、成果和面临的任务。本辑访谈对象包括游国龙、陈玉聃、董青岭等各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主题涉及心理
本书是一部关于日本政府在日韩历史问题上的外交政策研究的国际关系学术专著。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历史问题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产生、发展、影响与和解都对国际关系理论与国家间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日韩历史问题争端是其重要代表之一,日本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外交政策对日韩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书主要研究2012年底至2023年底日本各
本书从世界经济向何处去、全球治理与新的繁荣、要对话不要冲突等角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等进行跨文化对话,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价值、世界意义和实践伟力。中外思想者从各自角度提供了丰富有力的观点,最终汇流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中东民族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东地区处于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引发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中东民族主义的理念包括反对外来的统治,追求民族独立和自决权,以及强调民族文化和身份的重要性,它对当代中东的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东地区的知识分子和领袖开始
本书从“逆全球化”背景这一视角出发,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结合中寻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所具有的理论契合点,并结合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的延续与传承,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实践路径和价值研究,特别是这一理念对人类社会发展、世界文明发展的意义。
本书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通过档案研究和话语分析,考察了18世纪晚期以来精英发明的关于美国文明特性、地缘政治身份和国际角色的叙事如何塑造美国的自我理解和外交政策,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新国家身份叙事作为一种帝国话语在冷战时期如何推动了西方的形成,激发了美国的对外干预,振奋了美国人的精神,并加快了冷战终结的进程。
本书以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及其制造“科索沃模式”为背景,对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国家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回溯了帝国霸权制造巴尔干“火药桶”的历史脉络,重点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他国的民族、宗教问题推行“新干涉主义”的霸权行径,指出这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