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一书聚焦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等,全面展示了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贡献与作用。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等方面的成就;第二部分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三部分探讨了如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手册
本书是根据阿什利1914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所做的一系列关于英国经济组织发展历史的讲座的内容整理出版的。它详细介绍了英国经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经济组织形式,包括它们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经历。具体包括几下几章内容:英国的农业制度、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现代农业的开端,对外贸易的兴起、家庭工业和都铎王朝的政策、农业地产和英国
澳门蓝皮书由澳门基金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撰写,跟踪分析每一年度澳门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并提出预测和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出现了经济重心由生产向金融的长期结构性转向,而且这种结构性转向逐渐向全球蔓延。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下,中国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出现下滑,货币资金有撤离实体经济而转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迹象,带来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的可能性。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基,因此如何让资本回归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
《太平洋岛国发展报告(2024)》由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以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
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风险的传导。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逆全球化潮流。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体系中,各国(地区)经济深度依赖,一国(地区)推行逆全球化举措,势必会对他国(地区)经济产生强烈的波及效应。因此,识别逆全球化波及效应的传导机制,评估其影
《北京经济发展报告》是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吸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面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北京市经济发展、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年度研究报告,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重要智库产品。
《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3~2024)》是嘉峪关蓝皮书第7本,由嘉峪关市委政策研究室主持编撰,是定位于分析总结嘉峪关发展现状,预测嘉峪关发展未来的综合性研究报告。
本书从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政策创新三个方面入手,分别阐述中国主要国家机构的组织架构与效能,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探索与创新,以及新时代中国在社会、生态、教育等方面的系列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以“外眼”“外嘴”剖析中国发展背后蕴含的制度根基与价值导向,多方面展现中国发展历程中独特而卓越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动力,以此彰显中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