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按照“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参考行业规范编写而成。本书在内容上遵循“宽、新、浅、用”的原则,深入浅出地讲解下一代互联网IPv6组网技术,内容包括了解IPv6发展历史、认识IPv6地址、设备获取IPv6地址方法、识别IPv6报文、掌握ICMPv6协议、掌握NDP协议、
IPv6是英文“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本书着重探索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与应用的研究,主要针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IPv6技术应用
本教材体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材特色,在编写结构、内容以及形式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编写结构上,按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思想,结合企业实际工作情况,依据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需求,将工作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融入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本书共8个单元,主要包括网络互
本书的编写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内容采用项目任务训练的结构体系,在工作现场需求与实践应用中引入教学项目,在带领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包含六个项目,分别为eNSP模拟器的使用、交换机的配置、路由器的配置、网络的安全配置、无线网络的配置和综合实训。书中软件使用最新的华为eN
H3C认证系列教程《路由交换技术详解与实践第2卷(第2版)》详细讨论了建设高性能园区网络所需的网络技术,包括园区网模型和体系结构、VLAN/802.1Q、STP/RSTP/MSTP、链路聚合/smartlink/RRPP/VRRP/IRF等高可靠性技术,以及园区网安全和管理维护技术等。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领域思科、华为两大主流平台的操作方法所推出的集岗位需求(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专业知识)、技能竞赛(综合素质)、证书考试(职业素养)于一体的实验项目化书籍。本书主要介绍涵盖网络基础、路由技术、交换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综合实施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21个实验项目,通过在思科与华为两种不同设备上具体实施
拟出版专著详细介绍了电磁纳米网络和太赫兹通信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架构,以采用石墨烯的纳米天线实现纳米机器(节点)间的相互通信为出发点,研究并分析基于石墨烯天线和太赫兹频段的可行性理论模型。具体涉及如下多个编写要点与内容:纳米处理器、纳米收发器、纳米天线的介绍和无线纳米节点收发器能耗优化模型;以无线纳米网为应用对象,太赫兹频
本书内容分为IPv6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要意义、行业应用与技术展望等五部分。本书首先梳理了从互联网IP技术到“IPv6”的发展时间线、在介绍了世界IPv6发展现状之后,重点选取政务应用、智慧金融、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挖场景需求,让读者对IPv6有形象、真切、深入地了解;最后,从安全保障与未来展望的
全书共10个模块,具体为:计算机网络简介,网络地址的计算和基础操作,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二层交换机基本功能的实现,三层路由器基本功能的实现,配置ACL限制网络访问,NAT和PAT实现内外网互相访问,VRRP、DHCP和链路聚合配置,交换机的三层路由配置,以及网管系统的常用操作。
本书以互联网设计原理为指南,详细分析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数据报头结构和寻址原理,系统介绍新一代过渡技术中的协议翻译和地址映射的技术思路和适用于不同场景的IPv6过渡技术实现方案。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进行IPv6过渡技术研究时对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的系统化总结。这些成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