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映像》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为线索,结合大量珍贵的绘画、实物等历史图片,以及各种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与动物相关的内容,讲述了数千年历史上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发展。书中详尽梳理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是如何对待、描述和表现动物的,梳理数千年来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变化,从抵御、猎杀,到驯化、豢养,揭示人们如何观看动物
本书结合色达县资源调查数据、标本馆馆藏标本数据、历史文献等资料,介绍了色达县的陆生脊椎动物、昆虫、水生生物。。色达县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74科260种,包括陆生哺乳类56种,鸟类183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4种,鱼类10种。本次调查还记录到昆虫128种,浮游动物28种;大型底栖动物12种。色达县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
全书分绪论、实验动物的设施与环境、实验动物遗传、实验动物繁殖与繁育、常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常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兽医监护等8章,内容上围绕实验动物的生产、实验动物的质量和质量控制技术等基本点展开对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遗传、繁殖、营养、生产、兽医监护、常用动物等知识和技术的介绍。
本书研究了栖息地环境的空间格局、鱼类区系组成;量化鱼类物种-功能-系统发育多样性,阐述鱼类群落构建机制;探讨禁渔效果对鱼类多样性和资源变化的效果;并对优势鱼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量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罗氏沼虾,亦称大头虾,以其惊人的生长速度、庞大的体型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在众多水产品中脱颖而出。据记载,在自然水域中,人们曾捕获体长达40厘米、体重达600克的雄性个体,以及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的雌性个体,这些数据无疑巩固了它作为“淡水虾王”的地位。
《长白山动物家园——苔原笔记》一书,作者朴正吉以时空为线,采用小章节的形式、知识点的串联,体系化地全面讲解高山苔原的成因、动物和植物对高山苔原恶劣生存环境的生态适应特征,以及苔原的地貌特征、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智慧等,并把作者长期科学观察的结果通俗地加以介绍。《长白山动物家园——苔原笔记》一书拟描述5
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充满惊奇和趣味的动物世界。从我们熟悉的救主护主的狗狗到具有特殊技能的野生动物,从深海中的动物到高山上的动物,各种各样的动物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地球上生活着。这本书通过讲述动物的奇特行为、生存策略和超乎想象的生物特性,展现了动物世界的无限可能。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描绘了动物王国的神奇之处。
这是一本讲述猫头鹰的博物学著作。几千年来,猫头鹰一直吸引着我们,激发着我们的想象力。早在三万多年前法国南部肖维洞穴的壁画中,就有人类的祖先着迷于这种神秘鸟类的记录。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助手,罗斯福、毕加索、南丁格尔、哈利·波特都与猫头鹰有着精彩的故事。猫头鹰因其凝望的神态和悄无声息的飞行,被人们视作智慧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你凝视一只鸟,目光随着它盘旋、摇曳、飞升、俯冲,一时间觉得无比自由,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弭,尽管只有片刻。博里亚·萨克斯将这样的共鸣时刻命名为“鸟的启示”,事实上这样的共鸣古已有之,无形中塑造了人类的自我身份认同和人类文化。在《鸟类启示录:一部文化史》中,他将鸟类学、绘画、
本书通过全面调查海南省重点流域鱼类种群分布,进一步开展鱼类胃肠内含物鉴定和食性组成分析,最终形成详细的数据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为海南省重点流域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生物资源、河流水系和社会经济概况等;第二章为鱼类胃肠内含物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包括采样位点设置、物种鉴定方法、胃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