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是指不同事物之间通过交叉与渗透,逐渐生成新事物和新品质的过程。如“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之间界限的破除,素养培育是知识、能力与价值之间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形成新的育人方式,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 本书由2024年“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走向融合”征文活动的部分获奖作品结集而成,分为四个
本书是为进一步促进金牛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快建成“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金牛教育,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库支持,贯彻落实《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成都教育志鉴编纂工作的通知》(成地志办函〔2023〕2号)要求而编写,全面反映2023——2024年度成都市金牛区教育战线
本书将从青白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三名”工程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设计和实践、名校长培育的策略和路径、名师成长的策略和路径、名校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以及“三名”工程的评价与运用六个方面展开论述,给出具体的举措。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以2023年1-12月为时限,分为综论篇、区域教育篇、专题研究篇与教育统计数据篇等四个部分。本书是深圳市教育局主管、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的重要学术著作,它充分反映深圳教育年度改革与发展成果,客观分析研究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书力图突出学术性、综合性、史
本书稿试图突破以往静态化的研究视角和叙述性的研究方法,以一种发展变化的动态视角,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两个实验进行对比,从指导思想、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等维度探究帕克教育思想与实践从昆西实验到库克实验的转变。
丛书拟选取新中国70年历史中为教育默默做出贡献的一些特殊教师群体,包括知青教师、子弟学校教师、边境学校教师、外派海外教师、支教教师、中师教师、教研员等,搜集和整理这些教师群体形成的特定历史时代背景,群体来源、身份构成、人员规模,群体特征,对社会、对教育的特殊贡献、影响及其特定历史意义等。就该样本选择、调查方式、特别案例
《全景图说中国文明:我们的学校》讲述了中国学校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演变。从夏朝序校的设立到商朝的占卜上学,再到西周官办学校的兴起,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秦朝重视法律教育,汉朝太学开官办高等教育之先河。魏晋南北朝,教育在动荡中坚守。隋朝首创科举制度。唐宋时期,书院发达,大师辈出。元朝农民学校,明朝武学,各具风采
民办学校自其产生以来,就伴随着角色争议。它像一个企业,又不是企业,是学校,又非纯粹的学校。本书通过进入现场,以个案叙事的形式深入分析一所办学25年历史,涵盖幼儿园到高中,囊括普通教育、国际中学、教育培训等多个类型的民办教育学校,呈现了90年代至今民办教育政策变革中普通民办学校的兴衰历程,剖析民办学校治理中的矛盾与机遇,
本书主要介绍了瓯海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果,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从宏观区域发展到微观校园治理,详细阐述了数字化转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第一章提到了顶层设计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强调了数字技术在校园治理中的新转型,第三章探讨了智慧应用在教学模式创新中的作用,第四章介绍了数字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新发展,第五章探讨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伴随着中国对外援助及整体南南合作的不断发展,传统援助国与新兴援助国之间的碰撞、相互影响与尝试融合,必然对国际发展合作的走向及新规则的产生带来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国内外学界开放思路,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探索,提出新的理论。本书分析非洲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在发展和变革中的价值选择,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