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心理矫治是当前我国司法警官院校监狱学、刑事执行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下罪犯心理矫治课程教学的需要,作者在广泛调研、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教材。本教材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罪犯心理矫治Z新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同时在教材结构和编写体例上作了创新性安排。作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监狱改造
本书围绕利益法学这一主题,辑录了来自中坚学者、青年学人、一线法官等作者的论文、译著和案例评析等篇目,内容涵盖结合利益衡量方法的前沿论文、运用利益分析的中外典型案例以及体现制度利益脉络的裁判政策调研等。
本书从法学视域观察并思考为何需要经济学、哪些范围需要经济学、如何与经济学实现良好的规范衔接,从而将经济学置于法学语境中进行系统考察与反思。本书从价值目标规范结构事实认定三个维度系统地考察经济学的功能范围及其限度,将此前模糊不清的问题逐步聚焦,从而实现交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对反垄断法领域经济学裁判适用问题的研究,有利于
2022年11月底,美国OpenAI实验室推出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这一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在上线两个月后活跃用户数量就已突破一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程序。相较于既有的人工智能技术而言,ChatGPT类技术的现象级蹿红得益于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架构所塑造的技术性能实质
《可怕的所有权》是斯蒂法诺·罗多达教授有关现代法律体系之核心的私人所有权制度及其规范方式的思想结晶。对发端自法国大革命的绝对所有权进行适当限制,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法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博学多识的法学大家以及深耕政坛的风云人物,罗多达教授经历了欧洲社会二十世纪的重要发展转型,对如何推进私人所有权的社会化进
《中国犯罪治理蓝皮书:犯罪态势与研究报告(2023)》通过犯罪治理之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2023年度犯罪态势分析、2023年度犯罪治理典型案例的犯罪学分析、2023年度犯罪学学科发展动态、2023年度犯罪学研究述评等内容的呈现,从宏观到具体、从犯罪问题到学科发展,对我国2023年度犯罪学作了全面回顾与总结,以期为犯罪治
《西南知识产权评论》创刊于2010年9月,系由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知识产权法学集刊。本辑共设四个专栏,分别为“热点聚焦”“实务探讨”“理论争鸣”及“国际前沿”,包含9篇优秀论文,各篇论文分别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版权保护、网络虚拟财
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在刑法学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对这一问题的学术结论却与其重要性呈极不协调的状态,无论是作为归因要素还是作为归责要素,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对于刑事责任的归结都至为关键,这源于现代刑法罪责自负这一基本原则的要求。仅从刑法学领域来看,就存在着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偶然必然因果关系说、近因说、客观归责理
如果企业家能够拥有自己的私人法律顾问,很多法律风险都是可以防范和避免的。现实中,企业家们很少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咨询律师,或者让律师参加有关会议,有时是为了防止商业秘密泄露,本书应运而生,为企业家身边的法律顾问。针对中国传统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偏重于为各种合同把关,为整个企业的经济运行把关,但是疏于防范企业家个人刑事法律
真相往往比小说更离奇。 面对人性的黑暗、暴力的恐怖,法医学家通过刑侦科学来破解致命罪案。 作者马克·贝尼克博士从刑侦科学的角度,为读者带来了精彩又令人不安的破案故事。比如,一小片断木如何帮助警方破获悬而未决的儿童绑架案?而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正是以此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