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上野千鹤子与日本消费行业研究第一人三浦展的对谈实录。两位顶级社会学家对从消费社会演变为格差社会的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经过了泡沫经济崩溃和全球化,逐步进入格差社会。所谓格差社会,是指民众之间形成严密的社会阶层划分,不同阶层之间经济、教
在《特权与焦虑》一书中,具海根审视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韩国中产阶级的变迁,并指出全球经济变革给这个阶级带来的影响远非单纯的经济衰退和阶级规模的缩减。全球化导致中产阶级内部出现了两极分化,将少数受益于全球化经济的群体与受其负面影响的广大群体区分开来。这种内部分化为韩国社会注入了新的复杂动动力,因为新兴富裕群体试图将自己
有些政治文化的传统,表面上未必会在当时直接改变历史走向,不过,它就像基因一样,终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历史之中,给后来试图改变现状的人很多暗示,甚至直接影响了历史的选择。 本书从三个角度讨论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上篇《皇权与革命》从历史上中国不断改朝换代与日本所谓万世一系,来分析传统中日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与政治权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分析印尼的专著。其作者群体包括了当前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主要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是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一本综合性、代表性著作。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一带一路”国别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根据整个丛书的体例,包括基本国情、重大专题和双
本书的出发点,就是探讨编户齐民在朝鲜传统社会的形成与落地过程,检讨户籍制度在朝鲜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中的历史地位。编户齐民在朝鲜的落地,不能简单归纳为“接受”问题,本书希望勾勒的落地过程既包含朝鲜社会自身历史脉络里形成的编户齐民机制,同时注意到其在朝鲜社会的内在化与更新改造的过程。本书将立足户籍文书实物与传世典籍紧密结合,
本书为第十届亚非研究国际联盟年会论文集,主题“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表述”,年会主办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作者为来自联盟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论文集聚焦亚非研究前沿问题,论文主题涉及文学、经济、艺术、教育、人才流动等,旨在加强亚非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利用联盟成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丰富资源,促进亚非研究的蓬勃发展。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组织编写。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哲,其他作者均为中亚问题研究机构和高校相关院系的专家和学者。《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23)》书稿主体部分由总报告、地区形势、热点问题、中亚与世界、中国与中亚、国别形势六个部分组成,该书的
本书重点分析了2019~2020年伊朗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的发展变化趋势,同时也涉及地区和城市的交通、农业和旅游等微观问题。2019~2020年,伊朗仍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的“极限施压”,同时也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国内经济困难重重,但仍然保持着大局稳定,展示了地区大国应对危机的智慧。伊朗国内政治派系的斗争趋于缓和,保
日本人隐隐感到金钱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极限。研究地域经济振兴的专家藻谷浩介通过走访3000余个村庄和几十个海外国家,提出一种振兴乡村和地方经济的战略,希望能够消除不安和不满,提供新的富足生活,这就是改变生存方式的“里山”生活方式和“里山资本主义”。作者认为,解决社会发展的瓶颈,最先进的模式就在“里山”。“里山资本主
郑州大学主办的学术辑刊。刊物秉承“历史与现实结合,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办刊主旨,以文章学术品质与创新作为选稿的第一原则,着力打破国别区域研究的学科界限,主要刊发有关亚洲史和亚洲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重点关注亚洲研究的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亚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具体栏目设置包括:区域国别学研究、亚洲文明史、亚洲文明对话、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