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文摘(2021)》是由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整理的藏学论文集,该书共有20篇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过的论文。其中包含藏传佛教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论文,还有藏学发展史、藏医、古藏文文学,民间文化,部落历史研究,藏语语言学,以及现代教育和女性健康等国内藏学发展的现状,还有民俗类等各个领域的优秀论文,也有民族交流交
《客家故园(HakkaHomeland)》一书中分别介绍了赣江与客家人的故事,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民居、饮食文化等各个方面,将引领读者走进客家,走进一个充满浓郁民俗风情的多姿宏彩的世界。江西赣州被誉为客家摇篮,是中国客家人聚集地之一,至今保留着纯正的客家语言、完整的客家民俗,是社会各界研究客家文化、探索客家奥秘
《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合称有关蒙古历史的三大著作。本书于13世纪中叶成书,是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是研究蒙古社会发展史的最重要典籍。内容记述蒙古人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为研究蒙古早期的历史、社会、文学、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蒙古秘史》的蒙文原本已失传,现存的是明初的“汉译蒙音本
本书的蒙文原意是:记载古代(蒙古)可汗们的源流,并建立国家纲要的黄金史纲。编著者罗卜桑丹津为清代乾隆年间博学的喇嘛,成书时间在1649—1736年之间。《蒙古黄金史译注》由札奇斯钦1962年译成,1978年修订。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蒙古黄金史〉与〈蒙古秘史〉之间关系及其异同》。《蒙古黄金史》从成吉思汗的祖先
本书收录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2)》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国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进行了分民族、分地区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各类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现状,利用文献资料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
本书是一部关注中国傣族传统银饰的专门书籍,书稿从历史、文化、材质、工艺、形制与图案多个方面梳理了傣族银饰的丰富多样性及文化特色,这些银饰体现了傣族的审美意趣与精神追求,也反映出了民族的融合与交流。本书稿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
本书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藏高原文化”栏目精选的26篇重点文章的集合,共分三编,上编“青藏高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编“青藏高原历史与民族文化”、下编“青藏高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文化有其独特灿烂的一面。把青藏高原的文化作为一个类型进行研
本书是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内容包括推动当地教育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典范人物的追忆、重要历史事件的记述以及文化生活的描绘。汇编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循化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也为促进新时代循化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龙岩市畲族志》涉及上杭县官庄、庐丰2个畲族乡和全市51个民族行政村的各个领域,本书分为13章60节,以及概述、大事记、附录等内容,客观反映龙岩市龙岩市畲族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俗风情等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出版此志,可以全面了解龙岩市畲族的基本情况,让子孙后代了解先辈创业之艰难,对进一步研究
本书在查阅大量史志、民族志、州县方志、边政资料、调查报告等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当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从史料中梳理出近代四川涉藏地区各民族交往的历史,总结了民族交流的典型形式和内容,厘清了近代四川涉藏地区民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理,分析探讨了民族互动过程中特殊社会群体及组织在推动近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