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可爱的北京》一书,编选老舍先生笔下描绘北京四季风光、节日习俗及老北京人风貌的精华篇章。全书细腻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京味画卷。从胡同的市井生活到皇城的庄严巍峨,从春节的热闹非凡到夏日的悠闲惬意,老舍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北京的万千气象。书中不仅有对北京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有对老北京人性格、生活的深刻剖析,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
本书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集刊,创办于2016年,从第四辑开始被中国知网收录。主要栏目有“传统文化与文学研究”“家族文化研究”“文化名人研究”“齐鲁文化与文学研究”“青岛历史文化研究”“文学中地方景观”“学术评论”等。本书收录专题论文20余篇,在文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化名人
本收以时间为序,以事件为线索,分为《湘人渐悟(1840-1918)》《湘潮澎湃(1919-1927)》《湘火燎原(1927-1937)》《湘土怒吼(1931-1945)》《湘境风雷(1946-1950)》《湘路春辉(1949-1960)》六册,呈现了2200余张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的老照片。
本书是一本地方志图书。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更加全面地挖掘、整理聊城文化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引领时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当地策划编纂了《文化聊城丛书》,《续修范县县志》是其中的一种。整理旧志的目的在于以简单的形式,让具备一般阅读水平的人能看懂,进而了解本地历史。旨在整合资源,勿忘传统,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
本辑专论文章是对《潮学集成·文学卷》所做导读,对历史上有关潮汕文学的成果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归纳,同时凸显国际视野,研究与潮汕文学相关的世界华文文学,使读者可一览潮汕文学史的概貌。本辑多篇论文的研究视角比较特殊,集中展现了潮汕地区的海洋文化,比如《19世纪廖内华人社会形成与椒蜜业的关系》《19世纪居汕西人著作中的潮汕海
本书深入挖掘考古学实证材料,广泛参阅历史文献,以汉代和唐宋这两个关键历史时期为切入点,细致剖析当时广西地区的对外贸易盛况与文化交流风貌。通过详实的考证与论述,力图全面复原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肇起、发展、繁荣至衰落的壮阔历程。此书不仅揭示广西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更为当今广西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本书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广州大典》是广州的根与魂,承载广州千年文脉。《广州大典研究》是由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依托已出版的《广州大典》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集刊,坚持学术为本,倡导学术创新,关注地方文献,突出岭南特色,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地方文化研究交流平台。本集刊主要刊载关于岭南历史文化与文献研究、地方文献编纂经验与路径探讨、古籍和民国文献
所谓永嘉学派,是指诞生于南宋温州,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以事功为主要思想特质的儒学流派。永嘉学派对温州历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持续至今。本书所收论文的内容均以研究永嘉学派为主,主要分为对学派形成流变的研究和对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两部分,方便读者全面了解永嘉学派的基本面貌、思想、传承流变,以及永嘉学派研
本书是2022年我社出版的《时间的记忆?库村口述历史》的深入和延展。作者通过阅读相关历史专著,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并重新翻阅宗谱,将库村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梳理,尝试挖掘、收集及扩展千年历史中原本只以其姓氏或名,或寥寥数语留存于文本中的女性相关信息,力求由一个“具体的人”推及一个“具体的时代”。全书由创述和口述两部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