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一代伟人毛泽东从一个追求进步的普通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走向新生活的人民领袖的伟大历程,着重从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读书开启人生、注重以史为鉴、敢于斗争、艰苦奋斗、非凡军事才能、一心为民、坚持调查研究等十二个方面,通过一个个感人的真实故事和生活片段,展现毛泽东同志不懈奋斗的一生和坚定自信的成长之路,
本书主要由史料、回忆性文章、大事记等组成,中回忆文章是主要部分。以翔实史料,重点记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河南的关怀、对河南发展的擘画。此稿展现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具有文献价值,也具有思想价值,有助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有助于接受精神洗礼、坚定“四个自信”。
本书旨在通过记述毛泽东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亲历保密工作及其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挖掘保密工作历史资源,提炼保密工作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方面,从“毛泽东注重保密工作”入手,进一步丰富老一辈革命家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思想生平研究;另一方面,以梳理毛泽东同志如何做好保密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保密工作经验做法,不断拓展保密工作研究领域。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撰的《毛泽东年谱》,共9卷,437万字,是在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毛泽东年谱(1949-1976)》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毛泽东年谱》是一部记述毛泽东从1893年诞生到1976年逝世83年间的生平业绩和思想理论发展的编年体著作,全面翔实地记录了
《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部记述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比较全面而充分地记录了他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过程,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等。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
本书是从毛泽东日常谈话这一基本无人问津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毛泽东日常谈话中所体现的某些方面思想理论进行专题研究的系列成果。毛泽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极大,故回忆、纪念、缅怀、叙述、记录、评价、研究他的文献资料特别多。毛泽东谈笑兴趣之浓、演说能力之强为世所公认,其日常谈话风趣幽默、易懂易记,故能留存下极为丰富的日常谈话。由于毛
本书采取革命故事体例,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把毛泽东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生平业绩,分为“走出韶山”“舍家为国”“星火井冈”“挥师闽赣”“长征路上”“陕北岁月”“进发北平”“在新中国”等八个有代表性的篇章。真实、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世纪伟人毛泽东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和丰功伟绩,以及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作者精心构思,历经多年,遍访
毛泽东是中国工农红军暨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本书依据翔实的历史资料,对毛泽东与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发展的历史过程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回答了读者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对于广大读者了解毛泽东在红军创建发展过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讲述了从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杭州度过的77天的故事。宪法起草小组成员起草的宪法草案初稿,史称“西湖稿”,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本书结合当年的史实记录,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再现了毛泽东在杭州的77天生活、工作的
本书用具有亲和力的叙述方式,配以幽默生动的漫画风插图和富有历史感的名家油画作品,融入描写、评论、抒情、跨时空对话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地勾画出伟人毛泽东的生平主线。围绕这条主线的,不仅有他的人生经历、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而且有毛泽东思想发展脉络中的重要节点,还有以他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