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王史二氏墓志铭稿》,纸本,由《王长者墓志铭稿》和《史翊正墓志铭稿》合成,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王长者墓志铭稿》,行书,纸本,30.3cm×78.5cm,凡22行,328字,约书于元祐元年(10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后期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书法出入晋唐,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自成一格,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册收录董
本书汇集明代文彭至近现代中国篆刻名家边款7500余条,涉及印人约300位,为当代篆刻名家韩天雍教授近20年研究成果。书稿按照印人时代与创作时间排序,将所汇集篆刻作品的印文和边款内容加以释读,附印人小传、创作年代和部分作品印面、边款图片,对款文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诗词等加以注解。因传统印谱出版中鲜有识读边款释文,即
《7000字练字计划本》(行楷)是一套教程类练字帖,专为零基础的行楷初学者打造,内容上除了有行楷相关的连写笔画、字根、常用字等知识点和手写签名等应用书写,还特别设置了每页练习打卡,帮助初学者做好练字计划。增值服务方面,书中技法、部分单字配有视频教学,让初学者自学行楷更加轻松。本书以行楷3500高频常用字为主要内容,基于
本书是以最好的行书教材《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基础,全幅原大精临的字帖。《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由怀仁等从王羲之遗墨中集字,历经20余年完成此碑,是历代研习王氏行书书法的范本。由于刻本字帖有些笔画字迹不清晰,缺乏墨迹的韵味,一墨老师“透过刀痕见笔痕”,从起收笔到笔画连带呼应到字字气息贯通,精准把握王字的笔意神韵,高清呈现墨迹
本书是以隶书经典之作《曹全碑》为基础,全幅原大精临的字帖。《曹全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拓本清晰,是学习隶书的首选范本。但由于原碑曾经断裂、加之自然剥落、人为破坏,有30处字迹残损不清晰的字,一墨老师“透过刀痕见笔痕”,从笔画到结字,精准把握原碑的笔意神韵,一一还原真实面貌。全碑849个字一一精临,并创作22幅隶书作品
《善书自雄——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书法作品选》由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收集整理会员书法作品而集结成册。书作者以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为主,偶有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而就职于校外的校友。集中作品丰富多彩,书体上有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多种,书作内容上有古代诗词、经典对联、名言警句,也有书者即景抒情的句子,书作
晚清名臣主要包括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对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楹联文化在清代由兴而盛,以其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融合,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从而使大量士人墨客投身于其中。作为在当时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晚清名臣,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其中。而他们创作的楹联,气象正大
《行书集王圣教序五种》是我社“条称体”系列图书又一新增品种。该系列已出图书有:《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五种》《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三种》《小楷灵飞经五种》《小楷乐毅论五种》《小楷孝女曹娥碑五种》《小楷黄庭经五种》《大字麻姑山仙坛记三种》《篆书说文解字部首四种》《篆书千字文五种》,等等,目前已出14种。本书选用了《集王圣教序》的五
本书是针对“文徵明小楷”开发的一本书法教程。文徵明为“明四家”之一,他擅长书画,小楷造诣颇深,风格温婉秀丽,清爽峻拔,是后世书家学习的典范。本书以文徵明《草堂十志》《落花诗》等经典名作为基础,从基本笔法、常见偏旁部首、结构技巧三个角度剖析文徵明小楷的技法,并附有详细的视频示范讲解,所选例字丰富,讲解生动细致,较为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