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2-3月备案目录中)本书对佛教瑜伽行唯识学的根本经典《成唯识论》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方法上,作者打破玄奘的糅译体例,用“三自性”统摄全书,对唯识学的根本主题进行范畴性诠释,所涉内容包括:三自性、八识、唯识无境、菩提道次第、对数论与胜论的批判、对部派佛学的批判,及结合汉译尼泊尔本安慧《唯识三
本书从了义佛法的视角对《金刚经》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揭示了《金刚经》明见自我心性的根本宗旨义趣。并以经中法义为依据,对日常修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作了必要的剖析与梳理;倡导佛法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思想;倡导依大乘经典修学佛法,并接受大乘经典勘验的实证精神;倡导以经中法义为指导,建立不二观行的日常修持理念。主张理事并举、以
本书稿紧紧围绕《楞严经》进行解读,不涉及时势及世情。讲记讲解通俗易懂、内容全面宽泛,可以为读者了解佛学及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借鉴。《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唐般剌密谛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广州译出。
本书是现代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寺能海法师所撰撷的基础戒律学论典,从十个方面讲述了戒律(尤其是别解脱戒)行持的目的、要点、戒相、意义等,强调戒定慧的辩证关系,尤其本论不止明确具体戒相,还详述了持戒的心要。智敏法师在随能海法师学习十三年,对于能海法师所讲授的包括本论在内的大多经论皆作现场听闻、记录整理并得其实修指导。由于此论原
本书是修念佛法门的主要指导经典,有鸠摩罗什、玄奘两个译本。文简意赅,辞约理富,历代祖师多有著述解释。应广大信众祈请,2017年宗宙法师在上虞多宝讲寺为四众弟子作讲解,以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信愿行”为纲领,参考窥基大师《阿弥陀经通赞疏》的缘起、判教和法相解释,及《阿弥陀经疏》,并援引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和窥基大师《西方
本书是对《中论颂》《佛护释》两部大乘佛教义理基石、大乘佛教经典的藏语文本进行的汉语翻译及注释。
本书是一部学术研究著作。在中国古代佛教的文献中,《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一部具有特色的著作,作者义净,是唐代的僧人。《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义净赴印求法期间所著,详细介绍了印度及其所历南亚诸国所行佛教仪轨40条,为研究公元七世纪前后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的内容,即以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作为研究对象,
本书具体包含了以下内容:丛林清规和要则,丛林组织,人事制度的不同,序职,请职第,升序,寺院的一天,寺院规约,佛寺殿堂,僧伽的意义与功能,法衣的种类和由来,戒法的条款和意义,佛典《大藏经》,称谓的由来与意义,佛教的仪式和节日。
本书以唐宋禅籍出现的异彩纷呈的俗成语作为研究对象,取用的主体语料是唐宋禅籍口语化程度的100部灯语录著作。 上编为唐宋禅籍俗成语通论,对唐宋禅籍俗成语的鉴定、面貌、研究价值、新质、系统、同义聚合、演变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构建汉语语汇史的设想,主张用语义二分法构建语汇系统,揭示了语义分蘖二四字平仄对称等规
《金刚經》是佛教般若類重要的經典之一,歷史上注解之書號稱有千八百家之多。明成祖朱棣在宋代楊圭《金刚經十七家釋義》的基礎上,編纂了《金剛經集注》。該書擇取了從晋至宋的《金刚經》注家十八家,對《金刚經》的思想義理進行了全面精到的闡發。由於其徵引廣博,體例精嚴,於教內外廣泛流傳。該書目前僅有標點本出版,於袭本之异同未有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