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了作者从1999年至2022年共10篇作品,体裁包括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内容包括游记、生活回忆录、生活感悟等。诗歌多以自然风光为题,读来如春风拂面;散文多以生活回忆、游记为主,作者使用第二人称娓娓道来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事小事,情感真挚自然。全书植根于作者几十年对生活的观察,围绕着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展开:有对身
这是一本诗歌散文合集。两位作者均为高校教师,他们心系学子,痴爱教育事业,用善良、热情、智慧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灵动的语言似涓涓溪流浇灌着棵棵幼苗,引导孩子们阳光健康成长。许多文章看得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四棵柿树》《一次不经意的二次备课》《难忘的“约会”》《我的语文课》等深情记录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情感真挚。通过他们
:书稿以著名作家成熟作品为主流,同时也发现和推出文学新人。书稿内容见证了文学的时代性、延续性,推动了文学的现实性、超越性。作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文学性、思想性相统一,提倡风格正派、典雅、端庄,鼓励创造、探索、多元,提升审美情趣。其中茶山系列收录与云南普洱茶有关的文学创作,非虚构作品特别强调文学的在场性和人民性
》《落英的婚事》《三只羊》等,出版专著《王船山情几诗学发微》。〖LM〗〖BT1〗内容简介本书是已故青年学者杨宁宁的个人作品集,收录了其自2004年起至2022年18年间创作的部分文学作品。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诗歌卷,共收录诗歌166首,下册为小说、童话、散文卷,共收录小说15篇,童话7篇、散文47篇。呈现出作者
鲁迅晚年的创作极为精彩,也因其深刻复杂的政治议题、爱憎分明的立场而引发了很多论战和争议,影响延续至今。《晚年鲁迅与民国政治文化》重点叙述鲁迅在1933年与胡适、邵洵美、施蛰存等人的论争,以他进入《申报》隐身在上海租界进行文化活动为主线,勾勒出1930年代左翼文学、自由派和其他各种文化派别之间的交锋与协商的文化图景,进而
本书是鲁迅著作合集,全20册,以1956年初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重新编校整理,重新编排,可作为学习或研读鲁迅的参考,并兼具一定的收藏价值。在编校方面,除了将原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之外,仅改正了原版里个别的文字、标点和知识性的错误,统一了一些经常出现的前后不一致的人名和地名等。原版中大量鲁迅习惯的用字、用词和翻
《苏轼选集》是一部经典文学选本,自出版以来,即被广大读者所欢迎,被誉为选本中的典范。《苏轼选集》选录苏诗240多首、苏词50多首、苏文近30篇,都按写作先后排列。所选包括苏轼各体诗文的代表性作品,全面展示了苏轼在诗词文领域的超高艺术成就和思想人生情怀,使没有机会阅读苏轼全集的读者也能完整了解苏轼人生、艺术境界。注释除了
本书分为六章,包括:尚武之根、年少萌志、从军路上、军旅写生、老兵诗行、名家赐墨。具体内容包括:“武脉”之源;瓞生松桃垸;松桃垸文化;松桃垸变迁;在祖母怀抱里成长;求学路上;江湖学泳等。
本书为个人散文集,汇集了作者近10年来发表在省市各级刊物上的散文60篇、诗词20首。本书作者以八旬之年回首过往,以个人经历和生活体验为主线徐徐展开叙述,内容从学生时代的生活,到个人家庭的变化,既包含个体的成长历程,又有对昔日南京城的怀旧,风土人情,城市变迁,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桩桩饶有趣味的事件,从时光深处打捞拾起,兼
本书共3卷,分别为诗歌卷、散文卷和小说卷。内容包括:白皮书(组诗)、西湖诗章(组诗)、备忘录(组诗)、呈现(组诗)、存在(组诗)、相信(组诗)、之间(组诗)、银色的月光(组诗)、归来(组诗)、遇见(组诗)、落定(组诗)、人间(组诗)、过程(组诗)、孤独与倒影(组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