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专著。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黄帝内经·素问》原书共9卷,81篇,内容广博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主要论述了人体养生气功理论、人与自然相应学说、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
《灵枢》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也是如今中医学者的经典著作。全书分为12卷,共计81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法等内容,其中关于经络腧穴和针刺疗法的论述颇为翔实,是后世针灸学发展的基础。
《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著,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以清代徐忠可著《金匮要略论注》为底本,参照清代李彣著《金匮要略广注》、沈继泽主编的《文白对照中医古典名著精品丛书·金匮要略》以及张家礼主编的《金匮要略》,对《金匮要略》原文进行整理,篇为总论,第二至第十七篇为内
本套图书为《<黄帝内经>版本通鉴》系列第二辑,由著名中医文献学家钱超尘先生主编。本套图书系统整理《黄帝内经》历代珍本善本,择众多珍本中较优者整理出版。第二辑较第一辑收录的《灵枢》文献有所增加,包括了明吴悌本、明詹林所本、明赵府居敬堂本等《灵枢》珍本,具有重要中医文献意义和古籍研究传承价值。每本文献均撰有详尽
本教材专论十二经脉以外的经络体系。全书共分10章,第一章概括论述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经络学说的发展和经络系统的分类;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从命名含义、循行分布/所在部位、表现特点、生理功能、病理反应、相关腧穴、临床应用和病例分析等8个方面论述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基础理论和临床
《黄帝内经》某些篇段成于战国时期,至西汉整理成文,《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内经》十八卷”。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类编其书,序云:“《黄帝内经》十八卷,今《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即《内经》也。”这说明《黄帝内经》一直分为两种相对独立的书籍流传,一种名《素问》,一种名《针经》。《针经》即《灵枢》的初名,在流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