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二十多位20世纪知识界和政治界的著名人物,如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哈伊姆·魏茨曼、奥尔德斯·赫胥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弗吉尼亚·伍尔夫、埃德蒙·威尔逊等。这些人,伯林都很熟悉,他以自然天成的幽默感、
归于柏拉图名下的十八封书信中,《第七封书信》和《第八封书信》被学术界认为是真实的、重要和有价值的两封书信。它们在篇幅上占柏拉图全部书信的一半以上。与国外(主要是欧美的几个国家,诸如德、英、法和美国等)对《柏拉图书信集》(《第七封书信》和《第八封书信》)形成了众多译本和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国内(除了一些——包括希腊哲学
本书主要研究德国观念论的源与流,以及海德格尔对德国观念论的解释。其学术价值在于聚焦德国观念论各体系的立场和方法,并将立场和方法问题贯穿于海德格尔与德国观念论的关系研究中。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福柯晚期的伦理转向、福柯伦理思绪的谱系学研究方法、福柯论古希腊-罗马性关系中的自我伦理建构等。
本书试图透过位全面理解并超越现代的哲人尼采的火眼金睛,观察现代思想的开端,即培根-笛卡尔主义与柏拉图传统相遇的时刻,由此展示现代意识为何以及如何被现代思想奠基者塑造出来。作者没有像通常的哲学史家那样,历史地和批判地阐述某些哲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影响过程,而是在尼采的指引下,悉心解读了三个原文本:培根的《新大西岛》《宣告
本书从现代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渊源起步,开始对德国古典哲学、现代哲学及其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法进行了内在的清理,进而着重分析了在现代背景下的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论指向、核心价值及其历史转向,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探究了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分析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和价值。
本书由四篇文章组成,都带有“引论”的性质,可以带领国内读者直观了解当代俄罗斯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翻译家霍鲁日的哲学观念。四篇文章依次由浅入深,其中前两篇《俄罗斯哲学的产生》《俄罗斯哲学的主要观念》是霍鲁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所做演讲的讲稿,具体阐述俄罗斯哲学的历史进程和主要观念。后两篇《俄罗斯哲学过程是哲学与东正教的相遇
柏拉图的《理想国》攻击、贬黜和放逐荷马等古希腊诗人,何以至此?似为千古之谜。 《柏拉图导论》分两卷,第一卷“形象思维人”探索口语文化,解释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二卷“柏拉图主义之必需”捍卫柏拉图主义,为《理想国》辩护。本书考察了古希腊口语文化向书面文化、形象思维向哲学思维的转型,探讨了口语社会中口语和文化的关系,以及
策划编写这套读懂经典丛书,旨在为中国青少年读者提供一个涉及世界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普等领域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平台,通过阅读的形式从小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生命品格。同时,希望将这套丛书打造为一座跨越历史长河的时空桥梁,帮助青少年读者直接站到这些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面前,一起重温他们
本书是西方哲学史第五卷,介绍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西方哲学史丛书坚持“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原则,涵盖西方古代至当代哲学的主要发展,对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概念、范畴、方法、人物等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西方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