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2章,具体阐述了公共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研究财政收支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等等。此外,书中每章的后面还分别给出了“思考题”和“材料分析”,有效满足了师生教与学的需要,也便于读者进一步研究和参考之用。
该书详细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中国的大豆、玉米、棉花、蔬菜、大米、小麦等,以控制中国农业产品的定价权。该书也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操纵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以控制中国矿产品的定价权。金融资本透过掌控农和矿两大资源的定价权,从而掌控了中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
《经济学基础》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经济学生涩而深奥的理论,因此我们在编写体例上进行了创新。主要特点有:1.使用大量的案例。在每一章开始都先用案例导入,然后通过互动分析来引出内容;在每一章结束都配有阅读材料或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在很多章节的说明过程中也配有一定数量的案例。通过生活中的鲜明事例生动而严谨地阐
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学中,研究生产力问题较多,但很少研究消费力问题。生产力问题当然很重要,应该加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致力于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国家以及一些省市还成立了生产力经济学会,对生产力经济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开始感到消费力和生产力是相对应的,关
芝加哥大学为何汇聚了那么多带来经济和商业变革的思想家?为何出了那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学派》对此给出了详尽而深入的回答作为第一部研究芝加哥经济学派历史的著作,《芝加哥学派》不仅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文笔优美、妙趣横生,读来不仅可以掌握芝加哥学派的历史,对大学如何办学、如何培养顶尖学术人才,对了解杰出学者的成
已经退出了职业舞台,但我还在关注社会,对这个辉煌的时代仍然有着难以割合的感情;同时,窃以为,退到舞台之外,可能会有一个更为独特、客观的视角来观察它。归而结之,总是希望能为舞台上的精彩演出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因此,才有了本辑中的几个“看”。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使读者能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一个尽可能全面的了解,简洁而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当然,本书的主要部分还是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两个方面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微观经济学是在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基本假设之下,分析典型的单个经济主体(个人或企业)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早就对此有深入的讨论,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才开始通过吸收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改造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建立起全新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后来的经济学
1980年,26岁的研究生保罗·罗默开始思考最古老的经济学难题。10年以后,他解决了它,并发表了一篇文章,从而引发了一场持久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大讨论。在《知识与国家财富》这本书中,作者以罗默的文章作为中心,回顾了现代经济学和这个最古老的难题。成本递减悖论,首先由两百多年前的亚当·斯密发现,但在之后的19世纪和20世纪变得
今天我们面临着大萧条(1929—1933)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然而戴维·科顿却指出,应对当前危机的手段——包括注入万亿美元救援造成今天的危机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根本不能触及经济体系失败的实质问题。最多只是在用绷带治疗癌症。科顿发现了这种失败的深层根源:华尔街的金融机构精熟于制造“财富”却不生产任何有实际价值的东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