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率在2016年已达到57.35%(国家统计局,2017),比1999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驱使下,我国失地农民每年以3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中国社科院报告,2011)。这一变化一方面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维持传统生计的命根子土地,使得失地农户的生计模式较失
采用多指标双对数模型,利用2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4组回归的结果表明上一期生猪价格、每头猪精饲料费用和仔畜公斤价是影响生猪供给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弹性组间差异主要表现为湖北、吉林和安徽3省生猪出栏量对上一期生猪价格富有弹性,辽宁等14省生猪出栏量对上一期生猪价格缺乏弹性;山东等13省生猪出栏量对每头猪精饲料费用弹性值为正;
著作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农地流转经过了从开到禁、从禁到开的反复过程,流转形式日趋多样,流转规模逐步扩大,流转行为逐渐规范。在流转模式方面,出现了转让、转包、出租等传统的流转形式,以及承包权和经营权抵押、土地换社保、土地银行等新形式。目前,在我国的农地流转中,还存在着交易主体非市场化、交易客体的非价值
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农业经济实现飞速发展的同时,农业环境整体质量水平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解决农业环境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治理。本书以农业环境规制投资效率问题为研究对象,借鉴规制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投资经济学中的相关基本理论,构建中国农业环境规制投资效率评价体系及分析框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研究
图集编撰了GF-6号卫星获得的50余幅影像,包括2m全色(PAN)相机与8m多光谱高分辨率相机(PMS)影像、16m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WFV)影像。这些影像展示了中国地貌地形、农田、森林特征GF-6卫星的影像特征及潜在应用能力。希望通过该图集的编撰,能够使全球范围内的广大用户对GF-6号卫星有初步的了解,并有利
本书旨在分析我国大麦的供给、需求状况,深入研究影响我国大麦供给、需求和贸易的重要因素。同时依据局部均衡理论建立1990-2012年中国大麦供给需求的局部均衡模型预测2013-2025年我国大麦的供给、需求、价格和贸易状况,为我国大麦供给需求的整体规划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应用适用技术,加快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经过广泛征集、形式审查和专家论证,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5月发布了72项农业主推技术。为方便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示范展示
中国乡村振兴模块化研究与实践
中国品牌农业年鉴2018